inf
这里繁华无比,是整个大楚国最繁华的地方。
无论是百姓或者是官员,在这里都多如牛毛。
商人络绎不绝,街道上也都是人声鼎沸的盛况。
此刻,国师手中捧着一本折子,走在这繁华的街道上。
他没有坐马车,而是一个人独自行走的。
穿着道袍的国师,与周围的百姓形成强烈的对比。
百姓们时不时的朝这边打量,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只是好奇的看一眼。
只为谋生的百姓,可不关心你是不是国师,也不了解国师的长相。
再加上国师本就低调,所以对于百姓们来说,路过的只是一个道士,最多也就仙风道骨一些而已。
这一路畅通无比,很快,国师便来到了京城里面最重要的地方,皇宫。
皇宫门口,守着两个士卒。
普通百姓不知道国师的身份,可不代表着围观的人不知道。
哪怕是个士卒,也知道国师的样子。
当国师手中捧着一本折子,来到皇宫门口时,两个士卒立刻站直了身体。
“见过国师!”
他们拱手行礼,眼中带着尊敬之色。
这一位,是目前大楚国三位大臣之一,掌管着让文武百官噤若寒蝉的监察司,更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无论是这些士卒或者是在楚国为官的,见到国师都得停下来,拱手称礼。
国师点了点头道“我进去见见陛下。”
在大楚国有一个规矩,如果是国师、丞相或者镇诡司的总司,这三位进京,不需要任何通报?
他们可以直接进去。
两个士卒没有阻拦,让开一条路。
国师抬脚走了进去。
皇宫很大,装潢更是大楚国的顶端。
哪怕是一砖一瓦,流落在外面都价值不菲。
但是皇宫内同样很冷清,走在街上,除了那些太监宫女之外,只有零星的几个侍卫。
但如果看着这些侍卫,就认为大楚国皇宫戒备不严,那就大错特错。
在这里,镇诡司派了重兵把手,不仅如此,明线暗线更是多如牛毛,只是没有摆在明眼的位置。
走在这皇宫内,国师一路上熟门熟路,很快,就绕过大半个皇宫,来到最中心的位置。
这里是皇帝的御书房,兴武帝平日里除了早朝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御书房里,整理各路的奏折。
别看皇帝的位置非常尊贵,可要承担的责任也重如山岳。
每天,兴武帝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从早上起来到晚上,中间休息的时间极短。
每天都有如同潮水一般的折子,里面包含着各种民生大事。
说一句寸步不离御书房也不为过。
此刻,当国师来到御书房前时,看到御书房的门口,正站着一个人。
魏公公还是那副样子,将手揣在衣袖里,佝偻着身体。
如果是外人看见,不清楚魏公公身份的时候,恐怕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可是国师很清楚,这个老人身上,有着惊人的力量。
当初也是令整个江湖心惊胆战的人物。
“国师这个时候前来,是有何事?”魏公公守在门口,微笑着问道。
作为整个大楚国宦官之首,平日里魏公公也很忙。
但是在忙过一段时间后,魏公公就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做甩手掌柜,把手中的事情全部交给手下人去做。
除非是一些重要的事,否则魏公公平日里,就在这里御书房守着。
兴武帝在里面办公,魏公公就在外面等。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首先要经过的就是魏公公这一关。
说句通俗的,魏公公在这里,同样是充当着一个保护的角色。
有他在御书房外面守着,再大的刺客,在这里也都如同小鸡仔一般,没有任何的威胁力。
国师点了点头,扬了扬手中的折子,说道“该行动了,当初和陛下之间的约定,现在是时候履行了。”
魏公公听到这里,摆了摆手道“不用说太多,陛下说了,当你手中拿着折子来时,直接进去就是。”
说完这句话,魏公公也没有多说,还是保持着手揣袖子的动作,缓缓走到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要说魏公公这人,其实拎得很清。
别看他被整个大楚国称之为三人之中的第四人,但是他平时里,除了自己那档子事之外,对于其他的事基本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