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华娱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第430章 没有人能拒绝诺奖,除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0章 没有人能拒绝诺奖,除了……(1 / 4)

……

又是一场对话访谈节目。

《世界读书俱乐部》,每年都会邀请大量的大师,或著名奖项获奖者参与节目。

节目是bbc出的,从《神夏》来考虑,算是自己人。

此前又做好了话题方面的沟通。

因此陈麟风,多少会比较放心。

从一开始的问题来看,也确实是如此。

主要是围绕着新书《诡秘之主》展开,也会聊到一些过去的话题。

毕竟陈麟风写书至今,也算是全球知名了。

节目会接到不少读者想要问的问题,里面有不少,都提到了以往的作品。

其中,以《无限世界》和《她》居多。

《无限世界》不用多说,目前销量最高,影视化之后,名气更上一层楼。

目前已经来到7000万本以上,眼看要奔着上亿去了。

全球销量一旦上亿,那就是另一个维度。

足以与历史上一些知名的作品作对比,差不多等于进入真·名作序列。

而销量上还值得一说的,就是《她》了。

没错,当初这个销量在陈麟风整体作品中,排名倒数的存在。

如今也支棱起来了。

单本销量超过3000万,完全是倍杀其他作品的存在。

随着这些年不断获奖,销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陈麟风另外的作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销量逐步下滑。

但《她》却是基本没怎么变,而且每得一次奖,销量曲线还会小爆发一次。

因其本身字数不算多,比较容易看完,完读率还比较高。

因而讨论度、评价一直以来都不低。

到如今,《她》这本书,已经是各种装逼必备榜单中,经常出现的典型。

出版界,对《她》的长线销售,非常看好。

不仅如此,将《她》视为严肃的评论界,以及作为同行的大师们,对其评价更是高到不行。

如今已经是2012年了,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不管是在经济学界,还是界,都是西方热议的话题。

而《她》里面所描述的那个近未来华国,仿佛在一步步的走向现实。

不论是从经济视角,还是社会视角,都越来越相似。

西方学者们所畅想的低人权、压迫等叙事,好像根本没什么用。

chen在书中所写的那些社会问题,才更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也是,西方主流社会,如今对《她》评价越来越高的原因。

国内则是另一种看法,书中所描述的问题,固然是一方面。

但也说的清楚,那是在“信息茧房”中的样子。

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到,作者本身还是乐观的。

因此评价竟然也不低。

当然,公知肯定是随着西方的这一套说法。

很奇妙的一点是。

就如当年,左右派都觉得《她》写的是自己想要的内容。

如今,则呈现出,东西方都觉得《她》是不错的一本书。

节目主持人哈里特吉尔伯特问及《她》,当然也是西方视角的。

“《她》是你在15岁左右,对未来社会的畅想,如今已经24了,到现在有没有新的想法呢?”

“当然有,而且现在见的多了,可能不会再局限于华国自身。”

哈里特颇有些期待的问道,“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世界可能在走向保守、撕裂、荒诞中,但又保留着一丝希望吧。”

陈麟风没有提这一丝希望是谁,这些天的言论有点擦边,现在还是收着点比较好。

反正也不会是老美,剩下的那些国家中,是哪个?

那可真难猜呢。

哈里特再问,“你对世界是悲观的?从《她》中就能看的出来,你好像不太看好未来的社会发展。”

“倒也不是,只是一个阶段吧,世界是发展的。”

陈麟风道,“繁荣一定是从废墟中建立,经历过不美好,大家才会追求更好的。”

……

“chen,从最早的《生死簿》,到如今的《诡秘之主》,每一本书的风格、题材,都有不小的变化,你是怎么保持长久以来的创新呢?”

“或许是我现在还很年轻吧,年轻人总是有很多新奇的想法。”

哈里特大笑,“哈哈,来到这个节目的人中,有很多著名作家,乃至大师级人物,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

陈麟风耸了耸肩,“想必这就是你们请我来的原因吧。”

“chen,我觉得你的性格很奇妙,有如刚才的自信,又有着华国人的谦虚,此外,对未来的看法也是悲观中带着些许希望,你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辩证的看待问题,对立和统一,我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不要太极端。”

哈里特艰难的理解了这几个词汇,然后惊讶道,“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陈麟风平静道,“是啊,我们高中必学的。”

哈里特咽了咽口水,这是能播的吗?

时间已经来到后半程,他索性转移话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