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刘协:待朕看看尔等的下场!> 第013章:人比人,气死人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3章:人比人,气死人啊!(1 / 1)

王允在一旁解围道:

“如此也就罢了,”董卓这才放下崔烈,转而向蔡邕笑道,“今日召伯喈来,乃是有一事烦劳。”

“天子有意进学。孤与司徒、长史商议,皆谓侍讲之任,非伯喈不可。伯喈意下如何?”

“既如此,伯喈可再为侍中,转光禄大夫。”董卓吩咐王允。

当时他刚被董卓强征,三天之内由司空博士祭酒为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遍历三台;不久尚书台以他为巴郡太守,又被已任相国的董卓留为侍中,其荣宠之重,不言而喻。

一旦三公之职有阙,光禄大夫是有机会升任的。如现任三公之一的司空种拂,之前即是光禄大夫。

他微微转过头,看向相国长史刘艾。

但侍中只有六人,如今最后一个员额给了蔡邕,刘艾刚才又为崔烈开脱,惹得他有些不喜:“伯喈侍讲天子,当有所居。长史熟悉典故,可知天子读书,何处相宜?”

“不过,如今典籍散佚多半,此殿亦未曾整修。”

……,……

其中的儒家经典,主要藏于辟雍;诸般古籍、史书,藏于东观。另有兰台藏策书、律令,石室藏天下图籍,宣明殿是天子自己的书房。最后的鸿都门学,乃是灵帝新置,主要收藏辞赋和书画。

长安未央宫中,藏书的地方有天禄阁、石渠阁,以及天子藏书读书的承明殿等,如今大多空虚。蔡邕侍讲天子,除教学之外,必然也有收纳、整理典籍的需求和责任。

董卓大致了解蔡邕的志趣,因而早上王允一提,他立刻就答应下来,派人召请蔡邕。

恰在此时,董卓亲侄、侍中兼中军校尉董璜前来拜见。

门口正遇着送行的刘艾。他望着远去的蔡邕马车,向王允感慨道:“太师言‘为伯喈、天子重修承明殿’,其见重的程度,已经到凌驾天子的地步了!”

实际上,董卓对他王允也是不差。

再加上留任右冯翊的同乡宋翼,三辅之中已有两郡是他的人。

“司徒公此言甚是,”刘艾点了点头,“刚才说起崔公时,若有伯喈一言,或可脱崔公于囹圄。奈何伯喈无心朝政。”

信使显然识得相国长史刘艾,直接把一卷封好的帛书交予他手中。

他立刻向王允告辞,又吩咐府内侍从安置好信使,自己急匆匆往府内而去。

“太师,雒阳毕圭苑急报!孙坚入雒阳邑中,对峙旬日方走;留守的河南尹朱儁,数日前弃军而去,疑似往投南阳的袁术、孙坚!”

他自认对朱儁不薄。因这人乃是朝廷名将,有讨伐黄巾的大功,哪怕去年反对迁都,也没有予以处罚,反而还想升任其为太仆卿,担任朝廷的副相国。

没想到,他还是不愿为自己效命!

刘艾略一思索,回复道:“相国府假司马弘农杨懿,可代为河南尹,接替朱儁的留守之任。”

“还有那别部司马王曜,既然有给其师再立新碑的闲心,也不必履任新职了。一并遣往雒阳助势,守他亡师的门生碑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