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盛夏已至。
离县城不远的飞仙观里,诸位道士吃完早饭后,便照例各自分散摸鱼去了。
徐辞最近的心情不错,脚步轻快地走去大殿值班。
嗯,正经的小白脸长相。
飞仙观很小,没多远便到了大殿。
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思绪徜徉天外。
从整日奔波的网约车司机,到破落道观的清闲小道士,这个结果倒也谈不上多坏。
徐辞前身是个被道观收留的孤儿,但修行天赋不俗,短短几年便在飞仙观弟子中鹤立鸡群。
结果步子迈太大,劈了叉。
而得益于这个教训,他将“脚踏实地”四字贴在了房间里,用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直到发现了识海中的符箓——有挂那就两说了。
若是仔细看,还能看到那些云纹在缓慢“流动”着。
但借道有两个前提。
其二,则是需要消耗灵蕴。
虽然号称天地之精,但对于大多数修道者而言,依旧是很虚无缥缈的存在——
看着眼前这行金灿灿的信息,徐辞心说这也太“缥缈”了。
根据目前所知,灵蕴除了依靠自身修炼之外,还可以从某些特殊的天材地宝中获得。
期间本来打算试一试这“借道”的能力,但放眼整座道观,除了不显山露水的观主外,其他人加起来也没自己会的法术多。
该下山了。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仙人、妖祟、神灵、精怪...无奇不有。
修为高强者,更是掌握有威能莫测的神通禁术。
而徐辞的本事,恰好就是借别人的本事。
只不过要下山,还需要寻个由头才行。
“观主?”
事实上,前段日子,这位年逾百岁的老观主的确已经半截身子入了土。
但在半个月前,死了一多半的老观主突然重焕生机,整个人的精气神高了几层楼不止。
名为吕南州的老观主停在了徐辞的两步之外。
吕南州向来深居简出,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找上徐辞。
“观主请讲。”
徐辞点头:“自然听过。”
“那你可知,大典除了京城固定的一套班底之外,还会从各地道观选出十人参加?”吕南州又问。
“嗯,没听过也属正常,毕竟一般情况下,它跟咱们这种小道观的确是没什么关系。”
还有这种事?
而吕南州似乎猜出了他的心思,说道:“这里面的内情,我之后会跟你讲清楚,现在你只需知道,飞仙观的这个名额,我考虑给你。”
更何况,这还是极佳的下山机会。
话还没说完,就被吕南州打断:“但事先我还得考校你一番。”
毕竟在飞仙观这方小池塘里,他已经算是最大的那条鱼了,自然不怕什么考校。
“就在今晚。”
徐辞有些惊讶。
“何须准备,反正结果已定,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没问题的话,你晚上来我房中一趟。”
一阵轻风吹过,大殿檐角上的铜铃“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今日天气不错,可莫要辜负了。”
徐辞待他走远,便将双手负于身后,仰首望天,想像着山下的风景。
“成天馒头配白粥,确实少点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