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跑团造成灵气复苏> 第六十九章 月下的樱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月下的樱花(3 / 3)

士彻底陷入僵直状态,双拳紧扣向着他的胸前再次砸了下去,“火山崩!”

武士的盔甲炸开了,硕大夸张的头盔飞起来掉落在地上,一片响亮,武士的身形犹如一具散开的木偶,晃动了几下倒在地上,长刀丢出去老远。

片刻之后,随着常鸣的身体不再散发火光,那天上的樱花才又再次飞入山道,很快给武士盔甲上染成了一片白色。

月光如水,银雪纷飞。

随着常鸣在祝月的注视下走了回来,参道深处响起了一声云板。

公孙辑站在山道上没有移动,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很快,参道上传来一阵木屐声,一名看起来很老的僧人,个子不高,带着圆形的斗笠,手持锡杖出现了。

他没有直接走到公孙辑的身前,而是先去了那已经快被樱花覆盖的武士身边,单手持诵了起来,片刻之后,那被常鸣用拳轰成两半的面具,从地上慢慢飘浮起来,在空中复合如一。

老僧将这面具拿到手里,这才转身走向公孙辑,抬起头,众人这才看到,那果然是一个很老很老的和尚,只是眼睛里依旧明澈,似乎还带着笑意。

“大师风采依旧。”公孙辑向着老和尚拱手,说话的语气平淡,好像两个人分别不久又见面的样子。

“公孙先生也是没有变啊。”僧人单手摩挲着手里的面具,然后把面具递给了公孙辑,“物是人非事事休,但好像只有你和我还记得彼此的名字了吧。”

“名字只会沉睡,不会消失,一旦春风到了,自然还会想起。”公孙辑伸手接过了面具,同样用手摩挲一番,好像是看到了一件旧物。

“公孙先生聪慧,深得这种言语之奥妙。”

“来的路上,舟船劳顿,不得不学学,这样才没有旅途辛苦啊。”

老僧点点头,然后看看公孙辑身后的几个人,似乎对着洪姨多看了一眼,却没有再多说什么,“看来,一切和你当初告诉我的没有差别,千年易过,但世界还是没有离开当初划定的轨迹啊。”

“天道如此啊,大师,我们在这一份天地里,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真的是身不由己吗?你们的故事,你们的誓约,其实已经被这个世界遗忘了,没有了记忆。何必,何必要让后来的人们再次想起来,再次经受一次呢?”老僧望着四周飞旋的樱花,似乎生出了无限的感概,“多美啊,能不能,就此放下?”

“二人挑担,只有一个人放下?大师,你觉得可行吗?”

“我守在这里,守着黄泉比良坂,就是不希望,不希望世人再受苦。”

“但你看了一千年,他们依旧在受苦。”

“此身一去,黄泉就要打开了。”

“繁星之下,没有净土,假如不能尽力,无论是黄泉还是人间,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了。”

“那最终?”

“最终,总会有人去面对一切。是我们,我们会尽命,不是我们,那他们也应该尽力!我们,不过是在做我们该做的事,”公孙辑用那红色的面具扇动了一下,几片樱花改变了飘落的规矩,不过片刻以后,依旧是旋转着落在地上。

“每个人看似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但最终,你看到的是满天落樱,朝开、夕落。每个人都是一个瞬间,但无数的瞬间,犹如这无数的樱花,合成了这天地间的美景,此时,你知道的是,春天到了。”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老僧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但这句话,他说的如此疲惫,却又带着一丝解脱后的宽慰。

“待到下一个轮回里,在春风里,你的名字,还会被记得。”公孙辑低头看着手中的面具,似乎不再愿意面对老僧人。

老僧人点点头,他握住自己的锡杖,转身走到了那武士的身边,此时,那里已经看不到那破碎的盔甲,看不到那柄掉落的长刀,有的,只是一座月光下美丽的花丘。

老僧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盘膝坐下,将手中的锡杖郑重地托起,放在了身前的土地上,安然双手合十,默默念诵着什么,然后,就不动了。

参道深处,一声宏大的钟声传来,震撼了整个天地,让满天的落樱都为之一滞,钟声久久不散,落樱也停在了空中,好像被念力停住了时间。

祝月发现自己也好像被停住了,无论他怎么挣扎,身体却无论如何不能移动半分,她望着常鸣,发现他和严盛都一样,不禁眼中流露出恐怖的神情。

公孙辑转过身来,慢慢走到了老僧身边,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老僧,却只能看到他那顶有些破损的斗笠。

“云雾俱散,唯有心中一轮明月。”

说罢,他将面具戴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后退一步,恭敬地向着老僧双手合十为礼。

参道深处传来一声叹息,满天的樱花随即继续飘飞、旋转、坠落。

老僧的身体在月光下变得透明,最终形成了一道彩虹,然后逐渐升腾变淡,逐渐消失了。

只有地上那一支锡杖,猛然晃动了一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似乎是提醒公孙辑,该出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