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2 / 6)

俭,要不是昨天礼部和天策府也派人过来,帮忙点查了大将军带来的东西,他昨天根本就不用睡觉了。

唐俭一条接一条地禀告着大将军带回来的东西与数量,一个个新奇词汇与拗口的称呼,听得所有大臣都把目光转向他,在脑子里根本勾勒不出那些东西的模样。

“……金鸡纳树皮这种抗疟疾的药品,钟花树树皮、金缕梅这两种止血的草药也可以着手推广开,到时候不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可以节省一大笔的开支。”

“嗯。”李世民点点头,这样的神药自然是要推广开,回头把这件事交给学堂里的军医就行了,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处理。

“陛下,这批东西是由礼部、民部和天策府三方点验……”长孙无忌立刻站出来,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这批货物不应该全给民部,他们天策府经济司也需要增长海外经验啊。

“还是老规矩,良种归于民部,奇珍异□□给礼部,剩下的都给天策府那边处置。”李世民终究没有扛过大舅哥的眼神攻击,想了想还是按照先例给他们分开。

“陛下,可若是如此,民部度支要被架空了。”唐俭立刻反驳,西域源源不断的东西就是占了他们的库房,到时候还得统一分配,怎么这海外来的东西也得给分开,那他们度支司还能做什么?

房玄龄也隐晦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他作为丞相自然要度量天下用度,可是长孙无忌的这个经济司建立起来之后,他手里的度量就有些失衡。

丞相考量用钱,也需要写条子支取用量,等候批复,而不是先前那样看着国库的账目支取处置了……

虽然也知道陛下需要自己人管理钱袋子,可是现在陛下的钱袋子已经不止一个了,而且还有继续扩张的样式,不说度支司快成了空的,这个所谓的经济司都有些要架空民部的意思了。

“账目要清晰,来龙去脉要记清楚,这样核对账册的时候才会防止有人造假,或者是监守自盗,不如我们也分别开。”长孙无忌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度支管国内租赋,本就繁乱,若是再加上陇右、突厥、汉城都护府(原高句丽、新罗、百济)乃至于海上交易,岂不是乱上加乱?”

唐俭看着长孙无忌:“这是度支司的责任,本就是他们应该做的,可以增设人手。”

长孙无忌摇头:“唐尚书此言差矣,对外商业往来,不仅要扬我国威,还需操控其经济往来。其中还涉及到礼部主客郎司、兵部职方司与鸿胪寺还有工部虞部司,故此也该效仿当初天策府旧例。不过与天策府不同,经济司不问其他,只管其中银钱往来,其根本要点还是在于‘商’以及‘商税’。”

“荒谬!须知官不与民争利,长孙公如此行径……”

“陛下,还请罢免长孙无忌……”

“商”这个字眼提了出来,顿时就像是捅了马蜂窝,顿时群情激奋,相公们顿时坐不住了,火力集中在长孙无忌身上,开始狂喷。

白羽眨眨眼,小小声和李昭初说:“这嗓门小了还真不适合来朝堂上,这比外面的说书的还精彩。”

李昭初失笑:“还行吧,只要不动手不掀桌子,陛下还是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活泼朝堂的。”

“确实很活泼。”白羽应了一声,扭头瞧了一眼李世民。

他也皱着眉头看着底下吵的越发热烈,以及已经开始弹劾各位大臣们不顾形容举止的言官和御史。

李世民在偷偷地算账,很久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商”的威力,主要是商业不好管,任由其兴起,社会根基就会不稳妥。

但是现在朝廷专卖的盐和糖已经允许民间自由买卖,不过官府会给他们规定一个价格区间,然后分级征税,自然是要比田税高,避免没有人种田。

这也是长孙无忌和何潘仁根据白羽给他们的“兵书”研究出来的,主要是私库丰盈,一直在补贴国库,李世民熟知兵法,自然知道围三缺一的道理。

那么既然要兴“商”,又得防止“商”反噬,这个罩门还是得握在自己的手里,需要斟酌出一个度才行。

这场辩论最后还是长孙无忌胜出,主要是思维敏锐的朝堂老臣们,已经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关键。

但是君子和而不同,所以在长孙无忌胜出了第一场之后,第二场辩论又开始了,怎么管怎么干预,怎么往后发展。

长孙无忌据理力争:“我们不可能不让沿海百姓与其他国家互市,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一步管理,规定什么东西是可以交易的,什么东西是禁止不能交易的。我们对他们友好往来,可不一定他们愿意跟我们友好往来,隔壁突厥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圣人德化四方,蝇头小利……”

还不等长孙无忌张口,唐俭先冷笑一声:“你的禄米就是来自这所谓蝇头小利!”

这位摇头晃脑还未念完自己观点的大臣立刻被喷离战场,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集火。

然后,唐俭看向李世民:“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