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在陆续经历了购物补贴、外卖补贴、共享单车补贴、打车补贴之后,等到了买菜补贴,不还是上当吗?
所不同的是,在吃过多次亏之后,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鸡贼了。
也学会了反向收割资本的韭菜。
就像是买菜业务,新app上线的时候,就使劲薅羊毛,等发现补贴消失,或者是菜品质量不行,就果断卸载。
导致各大买菜平台,亏的连底裤都没了。
弱一点的像什么天天生鲜,最终也就难逃解体的命运。
当然了,自始至终,青橙集团也没有指望说,除了核心用户群体,也就是都市白领,其他的消费者能够那么的大公无私。
只要别卸载青橙app就行,早晚要回来的。
而网上的这样一波舆论,对于正在外卖、共享单车两条战线上,还在进行补贴大战的阿狸点评、诺米典评而言,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直接就懵圈了!
如果只是某个大V或者媒体人,哪怕是不怎么知名的创业大咖,说出这么一番言论,阿狸、腾达都有信心公关过去。
可是面对张硕这个大魔王,就只有一种无力,甚至是绝望。
公关张硕?
被张硕给反杀了还差不多。
再加上张硕在华夏的信誉跟超级影响力,阿狸、腾达甚至都还来不及讨论出应对策略,这一波舆论就已经迅速发酵,席卷全网。
庆幸阿狸点评、诺米典评还没上市,否则比较引发一场股灾。
但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面对这样一场舆论风波,在底牌,或者说是真实意图被张硕揭穿之后,无论是阿狸点评,还是诺米典评,其实都已经陷入两难之境。
继续补贴?
以消费者如今的人间清醒,那无异于等于是白送,补贴效果势必是要大打折扣,而且很可能沦为业界笑话。
不补贴?
以两家的口碑以及服务水准,在同行青橙集团面前,没有补贴的加持,将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只会被消费者慢慢抛弃,最终沦为市场的弃儿。
“怎么选,都是一个死字!!!”
………
腾达大厦。
二爷第一时间将陆建叫到办公室,讨论如何处置这一场危机。
礽鱼缺席。
“张硕这一招,实在是太阴险了,直接就掀开了皇帝的新衣,让我们的所有应对,都将变得无所遁形。”
陆建自然是气愤的。
以他的思维,下意识就认定,这是张硕祭出的商业竞争手段。
目的也不难猜。
无非就是要拉踩阿狸点评、诺米典评,扶持萌芽旗下的青橙集团上位。
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这一波舆论发酵之后,青橙app下载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保守估计,至少也为青橙集团节省了十亿的营销支出。
不可谓不高明。
相比之下,阿狸点评、诺米典评就惨了,花了钱,还要被消费者骂。
这上哪说理去?
“我不要听抱怨,我要的,是有力的应对措施。”对于张硕其人,包括张硕的所作所为,二爷已经不想去下判断。
因为没有意义。
无论张硕是否有私心,随着舆论发酵,都已经无足轻重了。
因为张硕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我跟千度那边,包括诺米典评的管理团队,经过紧急磋商,初步达成的意见就是,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逐步降低补贴力度。”
一上来就发点小牢骚,并非陆建不知趣,而是他的一点职场生存小技巧,要隐晦将老板不方便说的话,巧妙地说出来。
就像现在。
二爷嘴上说不像听牢骚怪话,神情还是有那么一瞬间的舒展的。
跟阿狸点评不同,诺米典评因为是腾达、千度联手控制的,遇到这样的大事,往往就需要三方通气,沟通成本会比阿狸点评更高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或许,也正因为是三方互相制衡,使得诺米典评的经营策略,相对来说,没有阿狸点评那么的激进,会更温和一些。
就像现在拿出的解决方案。
前面提过,因为张硕的一番言论,直接就将阿狸点评、诺米典评逼到了墙脚,是烧钱也不是,不烧钱也不是。
面对这等困境。
比较务实的解决办法,既不能一下就断了全部的补贴,又不能蠢到继续维持原来的补贴力度,只能是悄摸拉低补贴额度。
也算是及时止损。
先在大的方向上稳住局面,再在暗中观察这一波舆情的后续发展情况,也好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调整接下来的经营策略。
“可以。”
对于陆建拿出来的解决办法,二爷还是很满意的,随即说道:“现在的问题是,诺米典评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呃,这个……”
陆建神情尴尬,事发突然,他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
更主要的是。
腾达集以往在各条新业务线上的打法,要么就是凭借自身绝对的流量优势,大幅度借鉴同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