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结实。”
“这猪这要宰到什么时候呀,这么壮,来来来都来搭把手!”
有人给猪的耳朵上画上记号,一号猪二百四十八斤,二号猪二百十五斤,号猪二百五十斤,四号猪二百十二斤......
听着这一串串计数,周围围观的人群再次合不拢嘴巴了。
食品站站长又找到了报社,还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上级,因此很快在称量猪的时候,不仅记者来了,就连县里市里的领导都惊动了。
领导们下车,看着一头头猪,脸上的表情同样是震骇的。
“同志你好!我是□□,这些猪都是你们夫妻养出来的吗?”
郁锦音和□□说话也不怯场,镇静自若道:“书记您好,我是陈锦锦,这位是我爱人闻奚华——”等双方所有人都握手后,郁锦音才郑重介绍道:“猪都是我们自家养的,也基本都是我们自己配重生的,现在家里还有崽猪二十多头。”
就连陪同□□的官员也一齐惊住了:“太厉害了!”
然后众人又跟着□□去关注了一下这些猪们的体重,每一只都在特级以上,甚至别特级的标准高出将近一百斤!
记者们则是挑着重点采访了一下郁锦音和闻奚华,然后又拍下了他们和□□谈话的照片。
到了该结账的时候,周围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郁锦音夫妇。
“粗略估算一下,这不得卖两千块钱?”
“天呐,两千块钱呀。”
“光是返还的猪肉就有几百斤吧!”毕竟现在的政策是年出栏一头合格猪就返还二十斤猪肉,这两口子今年出栏猪十七头,保守估计十七头乘以二十斤猪肉,那就是百四十斤猪肉呀!
周围的百姓都觉得百四十斤猪肉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反正他们长这么大,家里过年就没有这么多猪肉过,最多杀一头猪时,肉多点。
然而也不是家家户户有肉吃,因为粮食产量少,遇到旱灾洪灾,干的工分还不够兑换粮钱,自家的猪杀了之后还要还欠着大队里的口粮钱。很多人家过年后清完账,家里也就只剩下一根猪腿。
只有家里劳动力多的人家一年到头能攒下百十块钱,才舍得多买一头猪崽子。食品站的人见过卖两头猪头猪的,就从没有过卖四头猪以上的!都是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