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十分心悦诚服,这般安排可谓是面面俱到,各处考量皆是思索到了。忙替梁才人谢恩,道:“娘娘一番苦心,梁才人自能心领神会,嫔妾代梁才人谢恩。”
皇后虚扶一把,叹道:“如今后宫风波频起,又有这时疫扰乱人心,本宫身子不好应接不暇,若人人皆如妹妹这般善解人意便好了。”
现今宫闱之中皙华夫人身边有智囊曹婕妤,又招揽了甄嬛贴身宫女如今的何娘子。甄嬛虽份位低些,然则自入宫后便十分盛宠,如今身边亦有个天真烂漫的淳良媛及康贵人,与皙华夫人一派对上,竟不落下风。又有恬嫔因孕邀宠,时常闹个头疼脑热非得见皇上才罢。几方对上,常搅得后宫天翻地覆。近日虽有时疫暴发,后宫妃嫔不敢触了圣人霉头,暗地里却是动作不断。
黛玉虽心中明白,却打定主意不掺和进去,便含糊应了句是,又瞧着皇后面容憔悴,道:“娘娘心系百姓,乃是黎民之福。如今时疫正盛,还请娘娘保重凤体,以安民心。”
皇后娘娘便略有深意瞧了她一眼,见黛玉目不斜视,只得挥挥手,命宫女好生送出去。
此后黛玉仍一心侍奉太后为要,闲时跟随皇后娘娘及众妃嫔于通明殿中祈福祷告。因着梁才人的一番苦心,时疫之困虽未解围,好在其势已遏,到底争取了几息时日。而这预防之法传至民间,亦十分有效,一时人人皆松了口气。
不过十来日工夫,太医院便有好消息传来,原来皙华夫人亲信太医研制出治愈时疫的药方,又特意带两位太医回禀皇上。又说皙华夫人偶然听人说起古书中或许有治疗时疫的方子,几日不睡查找典籍,才找到两位太医所说的一味至关重要的药引。
再往凤仪宫中晨省时,恰逢皇帝也在,先与众妃嫔闲话了一晌,见众人俱已来齐,方指着皙华夫人道:“宫中疫情稍有遏止之相,皙华夫人功不可没,此事想必众爱妃皆听说过了。自华卿入宫以来,协理后宫、襄助皇后,桩桩件件十分妥帖。朕与皇后商议,非尊位不能嘉奖华卿。”
皙华夫人盈盈起身,道:“谢皇上。”
皇帝又道:“贵妃位列四妃之首,华卿你要恪守妃子本分,好好协助皇后。”
此言一出,阖宫妃嫔皆惊,不过瞬息功夫,又忙换上惊喜模样,众人一道起身恭贺新鲜出炉的华贵妃。皇后亦淡淡笑道:“恭喜华妹妹了。”
华贵妃甚是自得,又瞧了众人一眼,只觉志得意满。
黛玉一眼瞧去,皙华夫人自然是顾盼间神采飞扬,曹婕妤、何娘子等与她来往密切的,皆一副与有荣焉样子。皇后的神色影影绰绰,瞧不大清楚。只甄嬛面上一闪而过些许愤慨,又极力自持。其余人等虽各不相同,有艳羡的、有失落的,然则艳羡失落之余,皆十分敬畏望着华贵妃。
谁知皇帝话锋一转,又将冯淑仪册为敬妃,道:“二位爱妃的册妃仪式定在这月二十六。敬妃你与贵妃是同一年入宫的,也是宫里的老人儿了。你要好好襄助贵妃,与她一同协理后宫,为皇后分忧。”
突然之间被册妃,冯淑仪不由愣了片刻,待甄嬛上前一步,笑盈盈道:“恭贺敬妃娘娘大喜。”这才省悟过来,忙屈膝谢恩。
如此一来,华贵妃面上的喜色便淡了几分,只是她正志得意满,虽觉得敬妃无子无宠得封妃位夺了风头,到底比不得自己一朝位列四妃之首来的盛宠,竟也嘴角一挑不冷不热朝着敬妃说了几句恭喜。
皇帝又坐了片刻便摆驾走了,众人也就散了。华贵妃如今乃是后宫除皇后外的第一人,少不得众人都要让着她先走。慎嫔与韵嫔等人约着去向敬妃贺喜,一眼瞧见黛玉落在后面,便笑着约了同去。
黛玉原与敬妃并无往来,只在入宫时,得过她的赏赐。其余时间偶然遇到,也不过点头之交,待人却无高位妃嫔的威严,十分随和。
谁知竟有好几拨人不约而至,一时畅安宫昀昭殿里皆是前来贺喜的。只是她向来所得宠爱不多,如今乍然封妃,又得协理后宫的大权,这样的意外之喜自然是喜不自胜。然而她向来矜持,也只是含蓄微笑,一一谢过众人。
待告辞出来,黛玉瞧着旁边的存菊堂略显冷清,虽则前几日皇帝已晓谕后宫复了沈眉庄份位,宫里已收拾成旧日雅致的模样,只是如今她还在病中,宫里宫外到底带着些颓丧之气。
黛玉一时忍不住叹了几声,又朝内招了招手,见一个伶俐的宫女出来,便问道:“你们容华小主今儿气色如何呢?”
那宫女忙道:“回小主话,我们小主今儿已好多了。只是病得久,到底伤了身子,如今只好静养着。”
黛玉便进去探望,待通传进去,却见甄嬛在床前坐着,瞧见她面上微微带着几分不自然,又很快恢复平静。上前挽住黛玉一双手,引至床前,笑道:“安妹妹有心了,眉姐姐方才还念叨没个人说话呢,赶巧儿妹妹就来了。”
黛玉亦有几分不自然,顺着她坐下,瞧了瞧沈眉庄,虽已去了八九分病气,面色到底十分煞白,半睁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