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婉婷因为家里恢复了以前的职位,所以她先带着全家人带上厚礼一一回去探望娘家人。
爷爷奶奶自然是不用说,外公外婆叔伯姑婶等等都要走一圈。
也好在苗翠兰准备的东西多且丰厚,一家子那么多人去上门才不至于被其他亲戚不待见。
到了每家亲戚那儿都会说明情况,要是有工作机会,也就麻烦好好照顾一下。
爷爷奶奶回了大学当教授,刚好大学也是百废待兴,各种岗位都是缺的。
于是齐翠珍就被安排进了食堂,她没什么文化,还算做得了一手好菜。
这年头,在食堂里面能够上班还算是比较好的工作了,他们给齐翠珍解决了工作,苗翠兰自然也不是什么不懂的人,该送的礼一样不含糊。
肖婉婷被安排进了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以后就教高中了。
那里面的两个儿媳都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现在剩下的就是李建国和李建华了。
回城的知青们很多都成了街溜子,他们没有工作,也找不到工作,家里面又不太能够容得下他们,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动起了脑筋,要去做生意。
毕竟也得养活自己,除了做生意以外,他们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办法。
苗翠兰也动了脑筋,家里面的两个儿子没有什么学历,能够去的单位也不多,就算是去了也只能是做体力劳动。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带着他们一起做生意呢?
起码还有一个出路。
但现在的个体户还不被允许,所以就算是要做生意,也只能私下去做。
好在私下做生意,如果不被抓住,其实问题也不大。
现在已经没有以前抓的那么严格了,这件事情早晚会放开。
做生意做什么?
苗翠兰带着李建国和李建华每天在大街上溜达,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然后发现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做,因为基本上都是空白的。
三人回到家,李建华和李建国激动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先是李建华像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娘,哪怕是大街上卖菜的都能够有钱赚,我还数了一数,要是我坐在那里卖菜,不说一个月了,就是半个月都比翠珍在食堂里面赚的钱多。”
李建国也把自己的观察说了出来,“娘,我看周围有那么多的住户,但是他们平时买个东西却很麻烦。在我们老家还有那种走街串巷的货郎,做这个生意也是很能赚的。”
苗翠兰看了看他们问道:“那你们就决定做这两样吗?如果确定了,我就去给你们准备。”
李建华有些疑惑,“娘,你要去准备什么?”
“如果你要确定自己去卖菜,那么你需要一辆三轮车,这样才能够去乡下收菜,然后再卖给城里人。”
说完,苗翠兰又看向李建国,“如果你想要做走街串巷的货郎,那么也需要一辆三轮车把你的东西都摆在车上。总不能让你真的挑着扁担去一家一家地卖吧?”
她想了想,继续说道:“货源也是问题,你需要去哪里进货,这些都需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