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向婉对于南丘的古文字并不熟悉,南丘古籍上的不少古文字都与她之前接触到的南朝古籍有很大出入。
温向婉几乎每日都埋在屋里研究这些书,但没过几日,她就被老夫人叫过去了。
老夫人瞧了她一眼,直起身子。
“你就准备一直在屋里看书了?”
温向婉目光呆滞,身子顿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现在外面是什么?灾荒。你就这样置身事外?”
温向婉躬身施礼,向老夫人致歉。
“我……没明白老夫人的意思。”
老夫人无力地叹了口气。
“今日我们要施粥,你也跟着去。”
“是。”
就在温向婉以为谈话已经结束的时候,老夫人又问:
“那些书里的字可看得懂?”
温向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并不能完全懂。”
“若是有什么不知道的,可以问我。”
温向婉犹豫了片刻,开口问她:
“老夫人怎么会有南丘的书,还熟知南丘的文字?”
老夫人没看她,像陷入了什么回忆里。良久之后,才回答道:
“你若是想知道我的故事,就先去施粥,回来我再告诉你。”
“好。”
“还有,在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怎么舒服怎么来,那些繁文缛节太烦人了。”
“是。”
温向婉跟着负责施粥的人一起走到城西,姜府的女婢小厮不多,这次负责施粥的还是温向婉来姜府第一个看见的那个人。
“娘子应该是第一次亲自来施粥吧,希望不要被吓到才好。”
“为何会被吓到?”
“趣趣姐,你就别吓娘子了。”
一旁的女婢笑着,轻轻拍了趣趣一下。
趣趣的神色却很认真,回答道:
“大娘子打小便在深闺,又身处京城,自然没见过灾荒之下的难民。”
温向婉抿唇,没有说话。
“我也不是想吓娘子,只是希望娘子有准备。”
温向婉点了点头。
说话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施粥的地方。
那里已经提前搭好了棚子,几个小厮将锅放上去,就到棚子的两边站着。
女婢们将碗摆好,拿起勺子。
趣趣递给温向婉一只勺子,温向婉接过来,看着渐渐长起来的队伍,那些无措也暂时安放起来。
今日负责巡视的是晏池,他到城西时就看见了正在施粥的温向婉,神色柔和了一些,眉宇里多了一些担忧。
“今日还有几处需要巡?”
“回将军,温太傅把其他地方的巡视都接过去了。”
晏池看向回话的人,捏了眉心。
“怎么没跟我说?”
“温太傅嘱咐的……而且将军已经好几日没怎么合过眼了。”
“下不为例。”
晏池摆了摆手让他下去,拍了拍自己的衣衫,朝温向婉那边过去。
“你……怎么亲自来了?”
温向婉看向他,轻轻一笑。
“老夫人说我应该见见世面,不好与世隔绝。”
晏池也轻轻笑了笑,在他们的棚子附近坐下,眯上眼休憩。
温向婉看了一眼晏池,将带来的斗篷给他披上了。
就在温向婉再次拿起勺子,一抬头,就是一对瘦骨嶙峋的母子,他们身后还有一个男人,男人看起来不像饿了很久的人。
“儿子,多喝一些……”
孩子的母亲眼里含泪,手颤抖着喂孩子喝粥。
那父亲则是一脸贪婪地看着妇人怀中的幼儿。
温向婉想到了书中写的那些乱世,胃登时就翻涌起来,身体颤栗,不自觉地向后退。
她没想到,易、子、而、食居然真的会发生在如今的世道。
她不敢去看那父亲,却又要给他施粥,她紧咬下唇,终于还是退后了。
她颤抖着向后倒去,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盔甲。
“小心。”
晏池安慰的声音响起,温向婉稳了稳心神,从他怀中退出。
“我……”
晏池深深看了她一眼,将她拉到身后。
“我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