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第219章 您父亲是老前辈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章 您父亲是老前辈啊(2 / 3)

,这一页还有:

四枚秦半两,每一枚的价值都过万;

张扬觉得,康熙怒斥群臣的气势,大概也就这样了。

“你谁啊?”国宝帮大爷怒目而视。

张扬在羊城的夜市上听说,海珠这边的房价都奔着千万去了。

“我算算啊……”

“三十二张全部连号的话,价格可以再上浮个五成左右。”

“你这边还有东西吗?”

由于年代久远,上面已经生了绿绣。

一种战国时期魏国铸造的钱币,相当稀有,单枚的价值在六万左右。

弹幕里说什么的都有:【现代的工艺品】【道士用的钱】【清代发行的纪念币】……

“他们不承认,也不收!”

十几枚雍正通宝、乾隆通宝……

“都不是,是嘉德!”

“兄弟们有认识这种钱币的吗?”

不同的是,背后不是凤上位的纹饰,而是“天下太平”四个大字。

这意味着,这叠纸钞,很有可能是直接从当时的银库或者钱庄里取出来的。

不过他话还没说完,现场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

“行,那你参加的是哪家拍卖机构的拍卖会,总知道吧?”

即使是首付,也得四百万呐。

仿宣德青的苏麻离青,仿得惨不忍睹,某宝一百块水平。

同样是看热闹,国宝帮的乐子,明显要比凑房子的首付来得吸引人。

他先看了一眼对方手里的东西,2017年的仿品。

看古代的纸钞,主要看票面上的印章。

“佳士得、苏富彼、还是保利?”

直面国宝帮大爷。

“专家怎么了,你不是鉴定杂项的吗?你能看得懂瓷器?”

相册翻到末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枚半圆形的钱币。

“再看这张1949年发行的,上面是【秋收】图案,这种价格会低一点,一般在一千五左右。”

相信拍行的工作人员,应该能说服阿姨参加本次拍卖。

该说不说,确实只有钱,而且是带着正经“铜臭味”的铜钱。

虽然省略了专家前面“实习”两个字,但想来现场应该没人会戳穿他。

三枚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价值两万左右;

一枚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在武威铸造的“凉造新泉”,价值两万五;

张扬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的瞟了一眼阿姨的皮箱。

“都是家里传下来,想在海珠给儿子买套婚房,老师您帮忙看看,够吗?”

厚厚一叠的

背面,诶?怎么不是满文?

张扬漫不经心的拿起一枚雍正通宝。

“宝友这家底,很厚实啊!”

多次实践的经历告诉张扬,这个名头够响亮,比博物馆副馆长好用多了。

“宝友,你安静一点。”张扬压了压手。

张扬给直播间的观众们看了一下。

“不够啊,老师,要不你再帮忙看看?”

就像现代纸币上的防伪标记一样,大清宝钞当时主要就靠官印防伪。

“最后一页的最贵。”

“我是国家文物局专家库的文物保护专家,我姓张。”

她赶紧在剩下的纸币里翻找,但来回找了两遍,也只有这一张。

“我这是连号的,能不能再加一点?”阿姨问。

“为啥呢?”

“都让一让,这个国宝帮让我来!”

价格要比雍正的高50%左右。

她手里的计算器在不停地往上加钱。

在她身后,不少自来熟的姐妹们,已经在打听她打算在哪里买房了。

嗯?

你们两父子来凑什么热闹,这是你们该来的地方吗?

“那我们就看最后一页。”

“这些都是珍品,珍品啊!”

“大家都看到了吧,这是大开门的明代宣德青瓷啊。”

阿姨很实诚,她就是奔着钱来的,直接拿出手机开始算:

张扬给她合上了。

另外几枚乾隆通宝,也是【压胜钱】。

“我这边帮您找一下拍行估价的工作人员吧,他会帮你把每张纸币估好价格的。”

看阿姨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看着自己,张扬知道,她还在等报价呢。

“啧,我就这一张啊。”

下面是票面“两千文”,以及宝钞的编号和咸丰八年的年份。

“你可以称呼我一声——张老师。”张扬自我介绍道。

阿姨的父亲很明显懂收藏,就看这是什么版别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