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帕特金斯利亲自回应了这事情,“首先,多读点书,公爵不是丑国人,其次,不怀好意的是BBC才对吧,我们公爵对那个碧池没有任何兴趣可言,她数学成绩不好是事实。
最后,我们没有忍气吞声的习惯,整个丑国的人都没有,我们只有谁羞辱我们,我们就直接给他两巴掌的做法……!”
而臭名昭著的《太阳报》就开始暗戳戳的拱火,“毫无疑问,英国电影学院奖肯定有错的地方,但公爵未免太冲动了,他这甚至是直接针对整个英国了都,你让人家怎么下台呢对吧?”
一句话,它就想要看到英国这边对杜飞下狠手,原因么,简单啊,《太阳报》背后的主子是老默克呗。
……
带英的媒体各种不服气,甚至暗戳戳的讽刺杜飞,极少有公平公正的。
丑国这边,那就一水的把英国电影学院奖往死了黑了。
这年头,给英国泼点脏水那是ZZ正确啊,现在找到机会了,不赶紧上还等着过年啊。
“可笑,可耻,可悲的英国电影学院奖!”,这是《扭腰子时报》堂而皇之的头版头条。
文章写道:“我们说过,公爵是划时代的天才,他正在开创一个独属于他的娱乐时代,而《泰坦尼克号》,无疑就是那个划时代的作品了。
不管在哪里,《泰坦尼克号》都受到了商业和艺术的双重赞赏。
原本,在英国电影学院奖的颁奖典礼之前,1.5亿英镑的票房,11个提名,都说明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有多喜欢他,学院专业的电影评委们有多欣赏他。
但是,最后呢,哦豁,公爵在颁奖典礼上颗粒无收。
你哪怕是给一个也好啊,真的,这也太故意,太大胆,太放肆了。
我都想要爆粗口了。
真的是,你怎么敢啊?
那么,可笑,可耻,可悲的英国电影学院奖,你们就别怪公爵不给你们脸了。
因为你们都臭不要脸,自甘下贱了!”
——“从此,世间再无英国电影学院奖!”《好莱坞报道。
——“毁灭吧,英国电影学院奖!”《洛杉矶时报》
——“为什么一个英国人的电影奖,能成为我们丑国奥斯卡的四大风向标呢,他配吗,呸……!”《娱乐周刊》
再然后,奥斯卡官方,丑国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美滋滋的站了出来,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英国同行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个结果确实是过于荒谬了,这甚至是对电影艺术的一种亵渎……!”
人人喊打的时候,自然是墙倒众人推啊。
汤姆克鲁斯表示,“我也跟公爵一个立场,在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之前,我都不会再去参加那边的颁奖典礼!”
乔治克鲁尼,“这不是基于我跟公爵的友情,而是基于对电影艺术的尊重,他们太过分了!”
特拉沃尔塔,“他们觉得这样的结果能彰显他们的与众不同么,呵,难道不是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的愚蠢和可笑!”
詹妮弗康纳利,“他说过的话就是我说过的,这一点很简单明了!”
玛丽亚凯莉,“虽然我现在还不是演员,但我很快就要成为演员了,那种地方的奖项就算了吧,真的很恶心!”
最后了,弗朗西斯科波拉总结陈词,“我最后再说一次,电影是艺术,是神圣的,他们却在用政客的肮脏手法来操控这件事情。
毫无疑问,全部的错都在英国电影学院奖的主办方,公爵那孩子一点错都没有,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很绅士,很绅士了!”
……
除了英国国内外,全世界铺天盖地的都是批评英国电影学院奖的声音,呃,英国也只是一些官媒,其他的小报,还有尤其是英国的企鹅网,都是各种骂的。
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终于是没绷住,站出来很英式的回答道:
“呃,我们并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真的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果,这真的非常遗憾。
当然,我们还是能保证我们并没有特别的恶意,这可能只是某个无意中的巧合,虽然这看起来有点不可置信,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是吗,可能他就是今天刚刚好发生了而已。
当然,我们还是对刚刚发生的事情表示遗憾,然后,我们也会做认真仔细的调查,看看有没有什么纰漏之类的……!”
从头到尾都是遗憾,而没有任何道歉的话。
其次就是有点——这就是巧合,最少我觉得这就是巧合,然后我还会调查,但你们也该到此为止了的意思。
一句话,我没错,我不道歉,你们歇了吧。
你说,这能让人满意么。
杜飞在京城一下飞机,就直接说了,“别把大家当傻子,他们到底干了什么,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