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肃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抗旨不尊,但诛杀逆贼上位,从此甘愿背负历代的骂名,英雄沦为枭雄。
若是其一,便也罢了。英雄虽是美名,但枭雄亦不是骂名。横竖大雍天下还在肃王殿下的掌舵中,便还有传承和复兴的希望。
辜长徽怕的是其二,肃王不仅要抗旨,还要引母责于己身:
“无论母妃犯下何种过错,但她终究是本王生母,待诛杀逆党、清扫余寇后,本王甘愿替母受过,交出两部协理之权,不再参与大雍朝廷的任何决策”
“老师,不可”
肃王武瑛玖话音未落,便被眼前突发的情况打断了。
在肃王想要引咎自责、放弃权势的当下,帝师辜长徽自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深深扎入自己的胸膛,鲜血喷溅,他成了第一个为了皇位争斗而血染殿前的人。
帝师在纳谏,却非寻常的纳谏。
辜长徽清楚,对于肃王这样意志坚定、忠孝两全的人而言,寻常的谏言,是不管用的。
肃王此刻脸色铁青,惊掠上前,在一片血泊中扶起辜帝师风雨飘摇的躯体,满脸俱是真切的伤痛:
“老师,你这是何苦啊!”
帝师辜长徽不觉得苦,他以死明谏,是为了唤醒大雍肃王的心志,是为了大雍江山的稳固,志存于心,虽死无憾。
帝师以死谏:
“肃王,千万不可以不可以放下你肩头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