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外科艺术家> 第206章 全省专家都争着往四院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6章 全省专家都争着往四院跑(2 / 3)

这么一种人,就以专业性为唯一目标,不愿意理会行政、管理上的事儿。就比如华康的冯正源教授、济仁的舒云教授。

这种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医学事业中去,这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出新医学进步。

向谭心里,对赵培儒肃然起敬。

他自己也在感慨,自从十年前当上这大外科主任后,向谭身上就俗事缠身,在医学专业上的进步,自然就逐渐变慢了。

而赵老哥这么多年,一直身处一线科室,不断观察,总结,默默琢磨,改进,一门心思的搞技术,这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那行,这些琐碎的杂事,以后我就做主了。遇到一些大事时,我再找你共同决策。”

“另外。”

“各家医院的人才,今天应该就全到了。”

“总共有济仁医院八人,南溪医院两人,肿瘤医院两人,港口总院一人。”

“除此之外,这次咱四院从全省遴选的45名潜力人才,等之后到位后,也大部分会安排到你们肝外科。”

“你这两层楼,一直比较空荡,这一下来了这么多人,估计就能全塞满了。”

赵培儒笑着点点头。

有了这些人才,尤其是有了济仁等医院的高端人才加入后,他这肝外科的人才短缺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你这肝外科,最近这变化,是真大啊!”

向谭不由得感慨:

“我以前都没想过,咱四院竟会有一天,能在肝移植领域超过济仁医院。”

肝移植是尖端领域,代表着一家医院的顶尖水平。向谭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赵培儒随口笑道:“这算啥。”

“我还打算超过华康呢。”

向谭一下子楞了。

你说啥?

还要超过华康?

向谭的语气都有些结巴了:“你还要……超过华康?也是在肝移植这种尖端领域么?”

赵培儒随意笑着嗯了一声。

反正他的下一步计划也快要实施了,和向谭说一说,也正好提前打个预防针,让向谭有个准备。

向谭听到赵培儒确认,瞳孔都不禁一缩!

“真的假的?”

赵培儒笑着道:”我分析过了。“

“济仁所擅长的,是肝移植的后半段吻合部分,手法技术比较高超。所以我想办法,超越了济仁的手法技术。”

“而华康所擅长的,是肝移植的前半段的切除部分,科技含量比较高超。所以我也会想办法,从尖端科技切肝上超越他。”

向谭听赵培儒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才明白,赵培儒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认真的考虑这事儿。

真打算要超越华康!

向谭表情复杂道:“赵老哥,你可真敢想啊!”

他心里,始终还是有些不信。因为……

超越华康,比超越济仁,某种意义上更难!

从“手法技术”上超越济仁,可以依靠先进的思路、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积累。

也就是通过“动动脑”来超越。而这点,正好是赵培儒擅长的。

但超越华康?

华康的高新技术,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高新设备器械不断研发、优化、升级而来!期间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才堆叠起来。

可以说,华康能拥有现在的高新技术,完全是站在了“巨大钱山”之上。

这点……身在四院的赵培儒,就没那么好的资源了。

没有海量的资金去堆、去研发,谈何超越华康?

赵培儒笑而不语。

正好这时,他手机响了。

一看,医疗器械公司,工程师尚平凡打来的。

“赵主任,您现在有空吗?我想给你看个测试视频。”

赵培儒笑道:“有空啊,视频通话吧。”

两人点开视频。

向谭在旁边,有些好奇。

赵老哥什么时候,和医疗器械公司的人联系上了?

等视频电话接通。

向谭看到了视频里,工程师身后那个大logo。

这家公司,他也有些了解,属于东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医疗器械公司了。即便是在全国内排名,也能排进前五了,实力很强劲。和多家医院都有合作。

尚平凡道:“赵主任您看,螺旋水刀的基本功能,基本上都能实现了。只是还没进行封装,也没有小巧化、精细化优化。”

“但基本功能,可以先给您展示一下了,您看是否需要再调整。”

尚平凡对赵培儒的态度极好。

这可不是因为赵培儒是名医。

而是因为他看得出来,赵培儒在医疗器械设计制造领域,竟然也有相当的造诣,能够将许多重要参数,特性,甚至材料,都说的头头是道。

尚平凡已经完全把赵培儒当做对等的工程师来对待了。

视频中。

一台仪器在某个隔离玻璃仓内,进行横向移动。

下方,则依次摆放着几块不同的人造组织。

先移动到一块人造组织上方。

尚平凡:“这块人造组织,模拟的是正常肝脏组织,按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