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外科艺术家> 第311章 风光无限,但只是暂时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风光无限,但只是暂时的(2 / 3)

介绍了孟教授和杨所长,并没有花费太长的篇幅。

而随后,介绍到了赵培儒。

“这位赵培儒主任,是我们目前863计划项目的负责人,我们东南地区能争取到863计划项目,就是靠着他的‘改进式背驮式技术’,同时,他还开创了全国首例‘无疤痕胆囊息肉切除技术’……”

赵培儒的成绩实在太多了,聂主任长篇大论了一大段,说了足足十分钟,这才介绍完。

西南地区那边的众人,听的暗暗咋舌。

难怪东南地区这次,显得底气这么充足。

原来是有这么一尊“大神”在!

这一个人的名头,都比其他两个人,加起来都要响亮了!

赵培儒头上,其他的称号还不算什么,关键是863项目计划负责人,这太牛了。

把他们西南地区的专家代表,一下就比下去了。

西南地区的负责人,也暗暗一拍额头,怎么把对方有863计划项目的事给忘了?

他们西南地区,这次可是没有争取到任何一个863项目的。

只能得其他地区无法承接,项目流转出来后,才能进行第二轮的竞标。

光是这一点,就被江南省给比下去了。

到了第二项、双方交流医疗经验时。

对方的好几名专家,都主动来和赵培儒请教。

赵培儒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等到了休息时间时。

更是众人都过来给赵培儒递名片。旁边的孟教授和杨所长,以及其他两名专家,只收到了少量名片。

最终,所有交流环节结束后。

两省的高层领导,也初步商量出了互相引进的技术等事项。

这次交流工作,进行一天半。

等众人从西南地区回来,各自回各自省份时。

小巴车上,江南省大会长葛建明笑道:“这次,赵主任给咱争了不少光啊。”

“别看苏省和福省两个医疗强省,各自出了两名专家代表,数量比咱多。”

“可西南地区的那些专家代表们,全是冲着咱赵培儒主任来的。”

“西南地区各省份的领导,目光也都在咱这边,想要引进的很多技术项目,也都是咱这边的。”

副会长王俞也笑道:”说明今年的两地交流会,咱才是主菜。其他人,都是配菜!“

几人都笑。

说笑了一阵后。

大会长葛建明,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这些风光,其实都只是暂时的。”

“有这个名头,别人都要高看赵主任一眼,高看咱江南省一眼。目前来说,确实很风光。”

“但如果到时项目做不出成绩,甚至是项目被迫流转出去,那咱蹦得有多高,到时摔的就有多疼!这些光彩,到时候反而成了给咱的难看。“

王俞也郑重的点头:”所以,关键还是得项目作出成绩才行。“

两人都扭头看向赵培儒。

“赵主任,这次辛苦你了,你最近辛苦点,如果有什么要求、需求,尽管和省里开口,省里一定会倾尽全力的帮你。”

“省里做不到的,我会向联席组委会申请协调。”

“别的事你都不用管,专心做好项目就行!”

“等这次项目结束后,好好给你放个假,休息休息!”

……

回到四院。

赵培儒看着新组建起来的“863专项项目组”团队。

人手也不算少了。

基本上,全面覆盖了这次任务所需要的各个领域的人才。

赵培儒打算……

让“三驾马车”的姜启民、冯正源、舒云三位教授,负责肝癌领域的任务。

陶江涛院长、孔严谨教授、韩主任、陶教授等人,负责肝门部胆管癌领域的难题任务。

剩下的人,则负责胰腺十二指肠器官的病变累及处理。

这些主要负责人,每个人还都带领着一支团队。

整个“863计划项目”的项目组人数,加上赵培儒自己带领的孟祥、牧思思,总共有近50人,由10支小团队组建而成。

“这些人,应该足够了。”

与此同时,依然有无数人,给赵培儒“暗送秋波”。

都想进组。

众人的小算盘打的很好,都想着……只要能进组,就能沾上光,自己的个人履历上,就能多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试图走后门的,给赵培儒真的暗送秋波的,各种暗示的。

也有试图通过某些领导的人脉关系,试图游说,只求能挂个名的。

各显神通。

现在赵培儒的863计划组,就是整个东南地区,最香的一块香饽饽,谁都想争着抢着来分一口。

只可惜……

赵培儒谁的面子都不卖。

这种人情关系,太劣质了,他根本不屑于要。

他需要的,是优质的人情关系。

他直接,对外公布了最终名单。这也就意味着,不会再吸纳其他人进组了。

无数人,顿时黯然失色,彻夜难眠。

而有幸被姜教授、冯教授等人带入组的团队成员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