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外科艺术家> 第374章 血管逆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 血管逆流(2 / 3)

超过180度的胰体癌,如果用分离、游离、部分切除技术,难度会呈指数形式上涨。“

“而且,因为胰体癌症状一般发现的晚,在检查发现时,一般都已经累及周边重要血管和组织。用部分切除和分离的方法,反而无法根除癌细胞。”

“所以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向,还是连同受侵犯的血管进行整体切除的方式。”

众人心里一动。

这个方向,不就和苏省传闻中的方向,一致了么?

咱江南省打算走的,也是这个方向么?

众人心情复杂。

这个方向,确实是看起来最正确的方向。

但一旦决定走这条路,就意味着他们会和苏省上了同一赛道。

而苏省,却已经在这条赛道上,跑了一半的路。

相当于人家的一千米跑步,都跑完五百米了,而咱江南省才刚刚站到起跑线上。

这还怎么比?

这些专家们心里所担忧的,赵培儒太清楚不过了。

这些天来,专家们讨论的内容,和所担心的问题,都被负责会议记录的牧思思,都听了下来,然后全盘转告给赵培儒了。

但,真是同一赛道么?

大类上,确实是同一赛道。但赵培儒的新术式中所应用的理念,有种超前性,别说苏省了,就是京都的很多大型医院,都尚不具备这种新思路。

而在细分小类上,他的术式和苏省的,还有所不同。

具体细分的赛道,还真不是同一条,赵培儒徐徐讲解道:

“不知道各位听说过没有,不需要血管重建,以及不需要消化道重建的切除法?“

这话一说,众人全都楞住了。

一脸发懵。

这是什么切除法?

人群中,周显民院士,眼睛却是突然一亮!

走这条路么?

他曾经在医学学术论坛上,听说过这个方向。

但,这也仅仅只是一个理论方向罢了,根本没人走通过。

但起码,能和苏省形成差异化竞争了!不至于在人家已经跑了五百米的赛道上,再奋起直追了!

但……

这条路,实际上更难走!

不重建血管、不重建消化道,而是用其他方式来保证肝脏血供营养,这无疑会对患者更有利。但也对医疗方案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考验。

这里面,需要攻克的难点,比苏省那条赛道更多。

简单而言,这是一条“充满了荆棘的捷径之路”。

虽说是一条捷径,但事先,也把上面的障碍荆棘,全部清理干净。

赵培儒徐徐阐述他的理念:“如果大家对肝胆胰解剖学有深入研究的话,就知道肝总动脉发出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胰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利用这一解剖学原理,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种构想……”

“假设,我们在术中,切断肝总动脉,动脉血流就可以自肠系膜上动脉,经过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和胃十二指肠动脉,逆流注入肝固有动脉,从而保证肝脏血供。”

众人听完,脑海里轰隆一下!

血管逆流?

利用原本血管了作为新的管道,然后“逆流”,来保证血供?

赵院长,您可真敢想啊!

血运走势,是每一个学习解剖学的人,最开始接触的课程。

也是在所有医生的脑海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认知。

在他们的固有思维里,血运的流势,是不可违逆的。

所有治疗方案,所有术式的前提,就是得符合血运走势的。

否则,就是失败的创新,这套治疗方案,就不成立。

长期以来,每个医生心里,已经形成了血运走势不可逆的惯性思维。

这能让他们在做医学科研时,不至于出错,但在潜移默化中,也限制了他们的开创新。

所以当赵培儒提出“逆流“这个概念时,他们才会被震撼的无以复加!

众人的脑海里,简直翻江倒海一般!

高显民院士,也是瞳孔巨震,脑子转了好几圈,这才转了过来,这才跟上了赵培儒的思路。

“动脉血流,逆流自肠系膜上动脉,最终注入肝脏,保证肝脏血供……”

“这样,腹腔干去可以从根本切断,连同肝总动脉、脾动脉一并切除!而不会受到影响,不会出现肝脏缺血!“

“妙啊!”

“精妙绝伦的构想啊!”

高显民一下就想通了!

整个人,仿佛浑身通透了一般!

就像是一股电流,从脚底生出,直达天灵盖,让他整个人都舒服了,通透了!。

这种感觉,上一次出现时,还是他在国外进修时,听到国际上那种种最先进的思路时。

这实在是太让他激动了!

赵培儒扫了众人一圈,看到高显民的样子,便笑道:“看来高院士已经听懂了,你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高显民深深的点点头,沉默了片刻,好好的组织了一下话语,这才慢条斯理的,把他理解的逆流方式,说了一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