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东京电影节(含论坛体)
剧组合宿,沈芝玉是最先抵达的演员,一路鞠躬问好,随行工作人员的伴手礼和餐车,几乎是不出错的礼节。
她的影视约暂且挂靠在姜正宇本部长,离开bh单干之后的公司,他旗下签约的艺人没几位,而沈芝玉凭借戛纳之行,就成为最有名的那个,是毫无疑问的一姐。
问候导演时候,郑朱莉显得有点迟疑的犹豫,摆弄着摄像机。“芝玉不如试试看宋有罗?”
原本和她说的,定下的角色应该是池恩雅,两个女性角色很难说哪个更好,都拥有一定的复杂性,宋有罗看起来更加恶女,可反过来讲,她也是被男友操控的受害者。
而池恩雅,算是经典的,影视作品女性角色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比起疯女人其实是被逼疯的女人。
脱离开男女性别议题,池恩雅只是作为弱者,被压迫的那一方而已。被家暴的妻子,带女儿逃离的母亲,被操控的羔羊,有种近乎麻木的顺从。像是严歌苓笔下的女主角,有着传统的对女性期待的样子,谦卑宽容、隐忍却也坚韧。
缺少主体性,妥协退让,沾沾自喜于被动隐忍的生存之道,观者觉得心悸,可故事主角却不这么认为。
有一种,麻木的幸福。
出演这种角色自然算不上讨喜,甚至和社会论调大相径庭,也和她以往出演的角色不同。
沈芝玉演过纯情少女、恶女,也演过发出呐喊的女性先锋,唯独没有出演过这种认知中的传统女性。
重复角色会让人觉得千篇一律,就好像一个演霸道总裁大红的男演员,他之后再演,按道理来说,表演和手艺一样,熟能生巧,他演十遍一定是比第一遍更好,可大众却只会觉得没突破性,进而唱衰。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沈芝玉不能再去高喊女性主义。可她自己也清楚,能够得奖,有大半得归结于李沧东,不论是他的拍摄还是剪辑,都让表演到了更高的层次。
池恩雅这个角色,沈芝玉准备很久了。
久到她和饰演女儿的小演员,日常照顾小演员,培养亲密感,熟悉到人家真的会偶尔叫她妈妈。
而宋有罗相较而言会更复杂,更有难度一些,比起好还是坏,这个角色就只是人而已,自私的,只优先考虑自己的人,会做出的事情。先不提沈芝玉能否演好角色,宋有罗本身和雪穗,从表层看,让她演的话,就会变成同样的,极度自我,看似无害的恶之花。沈芝玉没那么想重复角色,而且这样会有抢角嫌疑,抢这个角色,还是和金憾秀,完全不值得。
郑朱莉想了一会儿,又自己放弃了,摆摆手说:“算了,还是就这样。”金憾秀自然不知道这场小风波,她到的时候,沈芝玉正在和郑朱莉另一步讨论池恩雅,那些剧本里没有详细描述清楚的细节,需要她去主动了解补齐。池恩雅为什么没有求助亲友,而是母婴论坛上的网友?这是否说明家人并不在乎,不知道或者漠视她的痛苦?长时间不和外界接触的全职太太身份,让她和别人失联?进而没有可以依靠倾诉的朋友?
这也是造成她长期遭受家暴而不反抗,或者反抗未果的原因?这些所有,沈芝玉都需要一一确认,饰演角色,必须足够了解这个角色。有一些郑朱莉回答她了,有一些太细枝末节,就让沈芝玉自己给出答案,自由发挥。
正式拍摄的,第一场戏为了取个好彩头,一般都是那种简单的,不可能过不了的镜头。
郑朱莉确实不太干涉演员,可能是因为她和成熟演员合作更多,而沈芝玉目前饰演得池恩雅也没有差错。
唯一不好的是,和金慷秀相比较,沈芝玉还是不够自然,镜头是诚实的,一点点的不和谐也会被诚实的记录下来。
巧妙的展现煤气灯效应的可怕,却被拍摄到如同恋人爱侣的争执。“恩雅,你应该冷静一下,我根本没有说过这种话。而且,你说的真的是牛肉饭。”
她拿出手机播放录音,里面说的确实是牛肉饭。常见的煤气灯效应手法。
宋有罗通过否定现实,让池恩雅陷入自我怀疑,一次两次也许不会怎样,可只要次数足够,宋有罗又可以拿出“实证”,自然会让池恩雅产生过度依赖。况且她又切断池恩雅对外的途径,和她说着看到了她丈夫,让她孤立在环境当中,加深依恋。
金慷秀一到表演,那个镜头一开始,就会变成别的样子,好像有魔法一样,沈芝玉被她情绪渲染着,跟着她的节奏走。被压戏了,沈芝玉意识到,却没办法作出改变。被金慷秀带入戏中,其实不算坏,至少她的表演也不会很糟糕。但是,作为演员来说,很失败。
沈芝玉提出请求:“欧尼,可以和我对一下戏吗?”金慷秀坐在剧组搭出来,逼仄的房间床边,点头说着“好”,态度亲和,连同她哪里不够好,怎么演会更好,都给她示范,帮她更好的拆解角色。于是在那场,被大家称为百合花开的片段之后,沈芝玉几乎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这种进步是沈芝玉自己的努力,却也不可否认,是金憾秀一步步的教会她。也许表演模式不同,沈芝玉是那种渐进式的,迟缓的,如同涓涓细流般的细腻,没有一贯韩国演员情绪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