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番外二(捉虫)
第120章
这个消息,给大秦朝堂带来的不是恐慌和愤怒,而是君王和武将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一一
当年,秦国煞费苦心在茶马互市的协议上,设置了“草原若有任一国主动扰秦,秦国必会立刻取消互市,并以武力反击"的条款。这么做,既是为了让诸国互相牵制监督,给大秦腾出足够休养生息的时间,也是为了给后来的攻打草原一事,埋下一个名正言顺的铺垫。如今,秦国新法早已引领着统一后的庞大帝国,走上了一条四海安宁的坦途:
虽然,朝廷大大降低了田赋的征缴比例,但在吕不韦这个精明商人的一再劝谏下,早在秦始皇执政时期,秦国就开始施行“盐铁专卖”和"允许私人工坊,制售酒糖瓷器和发展手工业"的商业新政,朝廷通过商业税来弥补田赋的缺损。这为秦国,带来了空前的商业大繁荣,无数酒坊糖坊手工坊,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在鲁班门人的热心传授技艺下,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奇物件出现在世人面前。
富人们拥有更多挥霍金钱的选择,而手中有了余粮的百姓,也会把粮食拿出来售卖,换些日用品或布料回去。
这样一来,朝廷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商品税收,而那些家中人口太多、或是处于农闲时节的百姓,也获得了更多的温食路子。而公学和科举制的施行,通过“秦字、秦言、秦律、秦文"的大范围普及,让六国遗民的下一代子孙,开始彻底认同秦国文化、认同自己是秦人、知道要郊效忠的朝廷是秦国。
这二十多年来,秦国国库已丰,粮仓已足,民心已稳.….…武将们早就盼着,能痛痛快快解决掉草原和百越这两大隐患了。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时机已到,东胡和乌孙主动开了挑事的头,那就趁机追出阴山、拿下河套之地、收伏草原列国吧!
贞观元年九月,李世民这个大秦皇帝亲自披甲点兵,带冒顿、项羽等诸多将领,率二十万精骑奔赴九原驰援,与李牧蒙恬的驻军联手出击,打得草原联军措手不及。
秦国的援军来势汹汹,再加上皇帝亲征的缘故,全军气势愈发高涨起来。数日下来,那些原想混水摸鱼、从秦国捞点好处的各部落首领,在悄悄合计一番后,都不想把手下这几千上万的安身立命之本,全部折损在秦国的边关。于是他们纷纷带着手下的兵马趁夜出逃,往阴山之外作鸟兽散状。乌孙主将见势头不对,又忧心秦军人数一下增多了二十万,恐怕这趟会吃大亏,急忙也来找东胡王商议退兵一事。
东胡王慢慢吹着瓷杯中的热茶,限中闪着野兽般狠戾的光芒,“慌什么?秦国有援军,我们难道就没有援军?如今嬴政父子反目,秦国朝中必是混乱不堪..等了这么多年,我们才等到这么个大好的机会,你家大王,就真打算白白跑这么一趟,真不想白拿秦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和疆土了?”自从吃过了茶叶,草原贵族们就一日也离不开它了。而这个原本丝毫不起眼的植物,偏偏又被秦国牢牢把控着,对方用它换走了他们的金玉珍宝,换走了他们的马匹牛羊.…他早就不满秦国用茶叶制衡草原多年,一直在暗中说服和收买各派草原势力,想让大伙先拧成一条绳,从秦国手上抢到一大块能种植茶树的疆土。到了那时,实力最强的东胡,就能一个个灭掉草原上的对手,成为再也不用遭受秦国威胁的北方强国!
其实早在前些年,他就想趁着秦国休兵减税的时机,发兵奇袭秦国边关,奈何不管是月氏匈奴乌孙,还是其他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是一群胆小如鼠、安于现状的蠢人。
任凭他在信中说破了嘴皮子,也没一个人愿意与他联兵攻秦一一直到,秦始皇赢政宣布退位的消息突然传来,那些往日推三阻四的草原霸主们,都认为,眼下等到了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终于伪装不下去了,开始接连派人来找他商议此事。所以这一趟,他们真正的兵力并不止二十五万。东胡王仔细分析了李牧的打法,知道对方喜欢率军追击草原骑兵,便让各领了十万兵力的月氏和匈奴,按约定埋伏在阴山的北面。到时候,待时机一成熟,他就率军佯装逃跑,趁李牧带着秦军追上来时,再联手那二十万人反抄秦军,斩杀李牧于当场!现在是以四十多万人,对抗秦军的四十多万人,他自然一点都不慌。这时,乌孙主将接过侍卫端来的茶水,犹豫道,“我家大王当然想要那些好东西,不然,我乌孙又岂会跟随大王出兵?可是,秦国新君世民,听说此人狡诈无敌,一上战场更是诡计百出,要不然,当年月氏和匈奴,也不能吃个那么大的亏…”
“哈哈,原来你是在担心这个!“东胡王咚地放下茶水,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还真信,一个在中原深宫长大的秦国公子,打仗能比你我更厉害?当年匈奴大败而归,不过是因为月氏暗中跟秦人勾结吃里扒外哼,这一趟,有2王和你在此,秦国那个新皇帝世民不但打不了胜仗,还会死在这里,你放心,我比你更想打赢这一仗,这几日,我已经做好了周全的考虑.…”“请大王快快说来!”
东胡王胸有成竹冷冷一笑,
“我查过了,秦国新皇帝身边,有个叫嬴敢的副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