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人口音蹩脚,明显的外邦人,但波隆并不认识这个口音。
波隆嘴上如此。可他不愿把金龙在这鱼龙混杂的地方显露出来,谁想惹的一身骚?
“你们值多少钱?”波隆反问。
“在不失性命的前提下,我们值得一切!”
他们以为波隆会像以往雇主那样对他们嗤之以鼻,并在临走之前大肆嘲讽一番他们生命的自尊。
可眼前这个精瘦的饿狼一般凶狠的男人,却看起来对他们津津有味。
既然如此,何不选个聪明、有趣点的雇佣兵呢?
至于忠诚?没有傻子会真的对雇佣兵委以重任。
“银石擅用长矛。”
二人分别回答。
波隆扔给他们一枚银鹿。
上马没多久,
波隆掏出提利昂的命令,很容易地通过步兵审查,并且顺势贿赂了几位步兵为他跑腿。
“告诉这些难民,我,波隆,奉国舅——提利昂·兰尼斯特之命前往御林剿匪,若是想再苟活几天,便来报名。吃喝皆由我付,顿顿有菜叶,顿顿有稀粥!另外,我还会每个月发放五十枚铜板,会手艺的一枚银鹿!如若不幸战死,家人可获得三枚银鹿。”
士兵们先是往前跑出几步,随后停住有些犹豫,互相扫视几眼才又折返回来,选了个最健壮的做代表,向波隆开口:
波隆随意摆摆手,亮出不差钱的模样:“把事情办好就一起来吧,不过要切莫声张!”
毕竟难民往往跟瘟疫、穷苦等名词挂钩。
很快,波隆征兵的消息传遍整个难民营。
幸福无非就是这顿有饭吃,下顿有饭吃,顿顿有饭吃。
等到人群聚到一定规模之后,他才缓缓开口。
此言一出,人群中爆发一阵惊呼。
人群顿时静止,随后,乱成一团。
十六岁与三十五岁的区别无非就是:
极少有人能在连绵的战争中活过三年。
不少人听到波隆的要求之后,黯然离去。
波隆与难民之间,又多了波隆母亲的事。
难民咒骂的声音微小,但架不住开口的数量多。
波隆并不理会,因为平地上攒动的人头仍然是他不可承受的数量。
“携兄带弟且符合招兵年龄标准的站到军旗左侧,工匠站到右侧!”
“叫什么名字,打从哪来?”波隆走下高地,象征性的询问军旗左侧一人,他看起来瘦弱不堪。
“战争是会流血的,你还有退出的机会。”
波隆拍了拍艾斯的肩膀,艾斯的泪珠很大,可没人认为这时的哭泣代表懦弱。
最后,
符合征兵要求的年轻人共四百二十三名,全部来自河间地。
“六百三十颗火种,二十名主动来投的难民营看守。”波隆心中盘算,“至少要五百套皮甲,五百柄长枪,以及足够所有人吃上半年的粮食。”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箴言在他耳边不断回响。
比起同养尊处优且背景错综复杂的王都商人进行口舌之争,他更喜欢和雄立浪潮之上的水手做生意。
二者交易的效果截然不同。
艾斯不顾磕磕碰碰刻意在队伍中穿梭,直到能望见波隆的背影。他的体能在透支边缘徘徊,随时可能跌倒。
“伟大的猎人离不开出色的猎狗。”艾斯自言自答。
还未等波隆一睹黑水湾的波涛,鱼贩的吆喝声附着在恶臭的鱼腥味之上,猛烈冲击他的感官。
君临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