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试共考三场,第一场称为“初覆”。和正试的人潮涌动相比,这一场人数明显减少,科举的残酷可见一斑。考生少了,阅卷也快了些。两日后,初覆发案贴在考院外,看榜的人还是很多,其中不乏一些纯粹好奇的人。这次榜上人数只有六十二人。谢书贤蝉联第一,苏彪第四,赵绍仍稳定在第十一,金睿泽三十二,秦时启三十一。能考过金睿泽,秦时启乐成了一朵花。初六和苏彪成绩稳定,只要接下来两场考试稳住,县试妥妥过了。……第三场考试只间隔了一天,宣邑县三百一十四名考生,如今只剩下三十六个。谢书贤和苏彪的名字赫然在列。谢书贤第一,苏彪第七。金睿泽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嚣张,见到初六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躲开。其实到了这一关,还剩下第四场考试,也叫“末覆”,但是末覆不看重成绩,只出一道四书题,一般不会落选考生,所以说,眼下这三十六名考生都能通过县试。结束后,也有人通知诸位考生,知县邀请大家在县衙共进晚宴,以示慰劳,此称为“终场酒”。······县衙大厅内,三十六名考生喝着茶水,随意交谈着,脸上都浮现出轻松的笑意。初六和苏彪岁数最小,两人坐在角落处的席桌上,悄声聊天。“两位小兄弟,咱们有缘相识一场,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好好聊过几句·······来,喝水······”秦时启自来熟,见人就搭话混个脸熟,看到初六二人,上来就给他们加满茶碗。“多谢秦叔叔!”“小兄弟,这么叫可就乱了辈分。”秦时启笑嘻嘻道,“无需这般拘礼,以后咱们兄弟相称,才显得亲近。”听到动静,又过来几人搭话。初六接连三场都霸占发案榜首,苏彪稳在前十,他们早已对二人如雷贯耳,心生结交之意。此二人以后说不定会成为进士,这就是人脉。二人学着大人的样子拱手施礼,问一句就答一句,不问绝不插话,笑眯眯看着别人指点江山,一本正经敷衍了事。“对!对!对!”“是!是!是!”活脱脱两个小迷弟。不知不觉中,初六和苏彪这一桌,坐下了六个大人。金睿泽恨得牙痒痒,心中思谋着,如何找机会让初六出丑。“知县大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