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报喜衙差就在等初六,见他回来,立刻拿出喜报,灿烂笑道:“恭喜谢公子喜中县案首,祝谢公子青云直上,官途坦荡,前程似锦,福泽绵长······”“两位差大叔不辞辛劳,千里送佳音,谢书贤代表全家谢谢你们。也祝两位大叔财运亨通、四季发财、儿孙满堂,平安健康······”初六恭恭敬敬接过喜报,把喜报递给爷爷,然后拿出用红纸包好的二两银子,双手呈上。“路途遥远,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二位了。这点小心意,请务必收下,权当茶水钱,望勿嫌弃······”“多谢谢公子!”两个衙差相视一笑,欣然接过红包,连声道谢,眼中满是对初六谦逊有礼的赞许。“县试时,我就见过谢公子。当时我就觉得公子相貌俊俏,肯定能中县案首,果然被我说中······”“以谢公子的才气,县案首只是开始,将来肯定中状元,骑大马······”“······”两个衙差轮换着把不掏钱的赞扬全给了初六。说什么才情出众,品德高尚,未来不可限量,定能出将入相云云。反正什么好听说什么。说了会子,二人缓缓起身,拱手道:“衙门事务繁忙,我们先行告退。”“差大叔说哪里话?你们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我若不尽地主之谊,岂不让外人笑谢家不懂待客之道,落了小气的名头?”初六语气诚挚而温暖,“更何况,县试盛事,全赖你们不辞辛劳,维持秩序,确保考场内外一片安宁。如果没有你们日夜奔波,那么多考生岂能安心应试?从情从理,二位都应是谢家尊贵的客人,岂能轻易言别?”这话听得人太舒服了。两位衙差似乎被初六的真诚所感动,笑嘻嘻道:“如此,我们就不客气了,正好沾一点县案首的喜气······”说着,二人重新落座。衙差心满意足,觉得今年的县案首虽是个小孩,却比大人还会做人。回去后一定替他传一传好名声。里正听后附和道:“差大哥说得好,咱们都沾一点县案首的喜气,让我们的子孙也长出息······”······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庄户人家,哪有钱让孩子读书。听到谢家不声不响的,竟然就培养出来一个县案首来,都很新奇。具体县案首是个什么意思,谁都不知道。这时候陈大年走过来,他们逮着就问:“老陈,县案首是个啥?”陈大年的儿子陈小年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去城里做账房。能在城里谋生的人家,应该知道才是。“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县案首······就是县试的案首呗······”陈大年吹惯了牛,很快就把话圆回来,“反正就是不用下地干活,就有饭吃的主,比我儿子就高那么一丢丢儿······”“县案首比账房高一点,那就是管家了?”有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陈大年怕露馅,假装不耐烦道:“你儿子又不是读书的料,问那么多干啥?烦死了!”这时豆苗驾着驴车出来,他正好听到。本不想在乡亲们跟前显摆,但听到陈大年说初六只比他儿子高一丢丢,顿时不高兴了,停下车道:“县案首,就是县试的第一名,日后肯定能做秀才相公的······”“哇!”人群瞬间沸腾了。谢家出秀才了?鸡窝里竟然飞了金凤凰。大伙看着豆苗,还想听他说。豆苗也是听文澜沧说了一嘴,哪有多的见解。赶着驴车就走。这时,里正的儿子匆匆忙忙赶来。他左手拎着一只大公鸡,右手拎着一包熟肉,一人担着两坛酒跟在他身后。初六铁定是秀才,他们家要早点下手搞好关系,跟着沾光。“豆苗大哥,鸡和酒有了,你去买其他东西。”“那怎么好意思,回头我把钱送过去。”豆苗知道这是沾了儿子的光,要不然里正怎会给他送酒送鸡。事儿都颠倒了。里正儿子打手一挥道:“都是一个村的,客气个啥?别那么见外,如果你把钱送过来,我以后就不认你这个大哥······”“那好,我先去忙,回来和你喝酒!”说着,豆苗驾车走了。里正儿子没有理睬门口的百姓,进门把酒和熟肉送进屋,让他爹和衙差先享用。他则亲自杀鸡。洗剥干净后,还亲自用刀剁碎。忙忙碌碌中,丰盛的饭菜端上桌。衙差酒足饭饱,又对初六一家说了些吉利话,才离开谢家。······初六是县案首的事,就像是插上翅膀一样飞出去。很快,远近都有人说,青石村的谢家出了个秀才。村民们相互打听,初六在哪读的书,读书要花多少银钱······事无巨细,全部打听。他们眼睛又不瞎,里正和他的儿子就是村子里的霸王。现在他们都跟在谢家屁股后面屁颠屁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