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冬道:“谢秀才三元连中,县尊大人十分高兴,明日将携文夫子,亲自来府上报喜。”明显,这是陈良斌授意的。让初六提前打点,到时候风风光光接受喜报。“多谢县尊大人提点,学生昨日回家,本想过几日去给县尊大人报个喜。现在反让县尊大人操心,学生心中有愧。”马立冬满脸堆笑道:“谢秀才言重了。听到你考上院案首的消息,县尊大人高兴得睡不着觉。出了十岁的秀才公,是宣邑县的大喜事……”一个客套,另一个恭维,谢家人却听得热血沸腾。初六拿出二两碎银递过去,马立冬揣起银子,满脸堆笑道声谢。然后拱手告辞,转头去了里正家。王翠翠赶紧让豆苗套上驴车,去集上多买些菜、调料、鱼等食物,以及糖果点心。晚上磨豆腐,明天一早杀一头肥猪,宰几只鸡,招待知县大人等一众人。然后让谢根生去请厨子,顺便去承办酒席的人家去租桌椅。这可是大喜的日子,谢家必须风风光光办席面,好好在左邻右舍面前长长脸,拉满氛围感。一会儿,里正来了。他儿子拉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听到谢家要杀猪,里正让儿子去找几个屠户,明天一大早来杀猪宰羊。还在村里找了些帮手。里正把一切都布置的井井有条。······“草民叩见知县大人!”两队衙差举着牌匾敲锣打鼓,浩浩荡荡行进。边走边大声报着谢书贤的喜讯。陈良斌身着官府,专门骑着马,沿途看热闹的百姓见是知县亲临,均跪在地上叩拜。等队伍走远了,他们才起身讨论。“谢书贤是谁家的公子?居然考中院案首······院案首是个啥?”“院案首是院试第一名,是秀才相公。”“十岁的秀才相公啊,莫不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真了不起,十岁的秀才,将来指不定能做多大的官呢?”“肯定是要做大官的料,不然知县大人会亲自来?”队伍刚进村,里正就带着谢家一众人去迎接。初六见官不跪,只是鞠躬。其他人哗啦啦跪了一地,陈良斌笑吟吟让他们起身,然后随他们走进初六家。院子中,早摆好桌椅,每张桌子上都有糖果点心摆放。正堂也摆好桌椅,把知县请进屋里坐。村里人早就好奇围在外面看,豆苗挨个儿发给糖果,让他们沾沾喜气。村民手里握着糖果,心里喜滋滋。院案首家的糖,吃了说不定家里孩子也能考上秀才。正堂内,陈良斌和初六交谈着。“听说张太守邀请你去州学读书?”“县尊大人,有这么回事。”陈良斌内心希望初六在县学读书。名人效应嘛。只要谢书贤在县学,宣邑县的教育水平就能突飞猛进。然而初六前途无量,强行把他留在县学,就是耽误人家前程。而且他也不便和太守抢人。能把文澜沧等人留住已经不错了。“去州学继续努力,今年八月的乡试,你莫要报名,争取三年后一举考中举人。”“学生定不辜负县尊大人栽培!”报完喜,寒暄一会儿,陈良斌和文澜沧就率衙役离开。初六极力挽留,二人全力推脱,初六只好放弃。此后,又来不少人恭贺。县里的一些有钱人家,听到知县亲临,也纷纷备礼登门祝贺。十里八乡的乡绅、士绅等人听闻消息,都提着贺礼上门了。伸手不打笑脸人,总不能把人赶出去吧。他们见谢书贤年仅十岁就考上廪生,断定他前途不可限量,送贺礼也十分大方。有个叫王世雄中年富商,胖乎乎的脸,笑眯眯的眼,封了三十两银子的贺礼。等闲人散罢,院子里收拾干净,天色已晚。王翠翠挑些剩菜热一热,全家人便凑合吃了一顿。“这人情往来比读书还要累。”初六忙得晕头转向。幸好里正找到的人手多,忙是忙,没出什么岔子。闲下来,初六拿过账本,把各家礼物拆开对账。人情往来,有来有往才是正理。收了人家礼,三十三天得还回去,不然传出去就会成为诟病。谢家人这辈子都没见到过这么多钱,谢根生瞠目结舌,问孙子道:“初六,这、这都是给咱家的?”“是的,爷爷。”谢根生高兴的拿起银子瞅,舍不得放下。“钻到钱眼里拔不出来了。”王翠翠拍了丈夫一把,然后忧心忡忡道,“他们与咱不沾亲不带故的,给咱这么多钱干啥?我咋感到怪有些烫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