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喜唐> 第 23章 阎王爷回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章 阎王爷回来了(1 / 3)

上午朝堂的事情才结束。

下午的时候王玄策就已经到了长安。

本想着去拜会一下先生,走到颜家老宅门口,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声,想着贸然打扰有些不合适。

王玄策就打算明日再去拜访。

眼见着天色尚早,王玄策晃着身子就去了东市。

才过去,人就被围了起来。

也没做什么,就被人灌了两杯甜甜的葡萄酒。

眼见着胡姬笑着伸手,王玄策无奈的从怀里掏出两个铜板。

信手一抛,精准的抛到胡姬腰间悬挂的那个小竹篮里面。

见胡姬不走,王玄策笑道

“别看我,我不是鸹貔。

两个钱,就两个钱,骗骗外地来的学子可以,小爷长安人,别想哄骗我!”

胡姬看了一眼王玄策,见到他头上的玉簪心里一惊。

弓着腰又给王玄策倒了一杯酒。

王玄策来者不拒,一饮而尽。

如今春闱要到了,来参加科举的学子是一年比一年多。

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胡姬最开心的时候。

学子有钱,心软,好骗。

一杯酒能卖出两杯的价格来。

当然这也只能骗骗外地的学子,国子学和楼观学的骗不了。

他们比任何人都熟悉套路,一文都不多给。

久而久之,东西两市卖酒的胡姬学会了看簪子识人。

木簪,铜簪,玉簪。

簪子不同,年龄不同,学问也不同,身份自然不同。

骗一下铜簪,玉簪的学子还可以。

要是骗了头戴木簪的学子那就是大事。

在书院里他们是最小的孩子。

最小的孩子获得偏爱自然多一些。

万年县给定的罪名是欺骗未成年。

也不知道是哪年出来的规定。

反正不能骗这个群体。

骗了他们,他们先生的一张纸书,衙门的不良人就会立刻出动。

逮住就是一顿打,不管是男是女。

打完了之后扫大街。

有人试过了,是真的挨打了。

如今没有人敢去骗书院的小孩子。

别说骗了,给他们喝酒都会出事。

东西两市的生意人现在做学子的生意都规矩的很。

生怕惹了一个刺头,最后把自己的铺子搭了进去。

喝了三杯酒,王玄策觉得有点烧心。

就在门口点了一碗面,剥了十多个蒜瓣,一边吃,一边打量着东市。

官职下来了,王玄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但王玄策不会头铁的去大张阔斧的开始进行赋税的改革。

如果真要做了,哪怕最后做成了。

自己除了死别无他法。

别看长安这商贾遍地,真要剥开来看站在他们后面的无非都是官宦之家。

这一动就是动利益,他们肯定不会愿意。

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钱多。

所以这件事不好做,但也不能一味的去做。

真要做这件事,首先是要让商贾觉得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王玄策准备先制定律法,从律法上保证商贾的权利。

让他们的命不再那么的低贱,让他们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然后再去做这件事。

可做事就得找人,得有人先打样,别人看到了后才会选择加入。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果然是没错啊!”

一碗面王玄策吃了许久,蒜瓣吃完了,面儿反而是越吃越多。

原本的大半碗汤水面,如今变成了一大碗。

坨了!

本着不能浪费,王玄策硬着头皮吃完。

一碗面把他撑的直翻白眼。

掌柜的看着王玄策离开,嘴里嘀咕了半天。

亏大发了,一碗面油水面就赚不了多少钱,还吃了这么多蒜。

都要这么个吃法,这生意也就不用做了。

回到家的颜白再次感受到了家的美好。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裴茹恨不得把颜白不在家那段日子没吃的都补上去。

“大郎,明日还要进宫去么?”

颜白摇了摇头“明日不去了,明日我要回去看大兄。

皇后着急着让两个孩子成亲,大兄又何尝不是?”

“那颜颀的婚事,小彘子的婚事,十一的婚事你这次回来一并安排好?”

颜白摇摇头,苦笑道“这是大兄的念想,不能一下子全部做完。

全部都安排完了,我怕大兄就没念想了!”

裴茹顺手给颜白嘴里喂了一颗蜜枣,轻声道

“江州的事情明年能做完么?&nbp;”

颜白认真的想了一会儿

“如果今年我不回来,明年的年底就能让江州按照朝廷指定好的步骤走。

到时候去一名郡守就可以。

可是我回来了,这一来一回就耽误了半年的时间。

所以,最快我也要等到后年的年底回长安!”

裴茹叹了口气,掰着指头道

“今年是二十二年,明年是二十三年,后年就是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