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无功先生又是我的先生,我又不想欺骗他,所以……”
“他们也在囤粮、囤盐对吧!”
李治点了点头
“对,他们也在囤,而且数量极其的庞大。
新粮囤,旧粮就会想着法子流出去。
薛延陀、高句丽、倭奴、百济……”
李治长吐一口气,看着远山道
“所得的钱财他们会继续拿来买粮,又或是暗中的和北方边境的突厥人做交易。
这一点,连父皇都无能无力!”
颜白看着李治,沉思了片刻道“你觉得有问题?”
“嗯,有问题!”
李治叹了口气
“当初灭了突厥以后,朝堂对突厥人的安置吵闹不休。
诸多大臣建议把这些突厥人分散安置到大唐的各个州县。
放弃游牧、改为务农,慢慢将他们同化。”
“少部分大臣认为突厥人是诚心归降,已经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应该对他们加以优待。
可以将他们安置在我唐朝北方的边境地区,保全他们的突厥部落组织,一切风俗、习俗不变。
对他们实行德化。
他们必定对我们心怀感恩,会对大唐感恩戴德,绝不会再反叛。”
颜白接着李治的话说道
“我记得陛下行仁政,采取的就是第二种意见。
突厥首领酋长大多数都安置在了长安,如今,很多人还都成了宫卫!”
李治点了点头
“所以有了九成官之变。
父皇的心太善了,自那以后依旧坚持将这些突厥人集中安排在了北方边境地区!”
“稚奴,你到底要说什么?”
“世家囤金银铜、屯粮食、囤食盐,就差没练兵了。
看似没兵,只要长安一乱,他们瞬间就凝聚起数十万步众。”
“祸患!”
“对,我大唐的祸患。
如今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在晋阳这些年,我去接触过他们,他们记不住德,不认为自己是大唐人。”
李治叹了口气
“先生,你是不知道在晋阳以北的节度使权力有多大。
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李治恨恨的踢了一脚雪团“尾大不掉!”
“那你这次回来?”
“我要回来等着我大兄登基,我觉得他们会动!”
“那你就不该回来!”
李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压低嗓门道
“父皇让我回来的,只有我回来了,他们才可能会动!”
颜白听李治把“可能”两字咬的格外重,笑道“钓?”
李治笑着不说话。
“万一他们不动呢?”
李治忽然叹了口气“那就希望后代的儿孙多些骨气,莫要出那昏庸之人。
一旦昏庸,我大唐完矣。”
颜白很想说李治猜得真对,自己脑子里面记得的就是这样的。
节度使,安史之乱啊!
可怎么说呢?
“先生,不瞒着您,我来之前还去秘密见了吴王。
吴王如今最担忧的也是异族官员的问题。
他说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颜白点了点头,喃喃道“我既希望他们动,又希望他们不动。
如果动,趁着我们还活着,就好快刀斩乱麻。
但苦的还是我大唐百姓。
如果不动,祸患就留给了后世的子孙,依旧是祸患!”
李治点了点头,两人都没有了说话的兴趣。
说再多没有用,事情没有发生。
说的一切都是空想而已。
长安城里,二囡紧紧的盯着自己的案桌。
在案桌上有一张描绘的极其细致的长安地图。
地图上没有屋舍。
只有这个府邸,那个府邸。
密密麻麻的线络看得人头皮发麻。
如果有外人在这里定会发现在这地图之上有好些个“太阳”。
线络就是从这“太阳”上发射到长安各处。
如果再细细的看,房家,杜家,柴家竟然莫名的连到了一起。
在三家连线的另一头,李元景三次赫然出现。
二囡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这一年,终于把这一切捋清楚了,她忍不住喃喃道
“荆王,你这藏的好深啊!
陛下得位不正,你觉得你是先皇的儿子就有机会?
就算轮,那也该是元嘉上,而不是你。”
二囡看向了最大的那个“太阳”,颇为无力道
“傻子啊,你真的就该被元嘉打死,白白浪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清风,明月!”
“嫂嫂你叫我。”
“收拾东西回仙游,让全家的人都回去,留下管家照看生意就行。
明年的花生更多了,咱们种植花生去!”
“啊!”
“怎么了?”
“马上就元日了,长安热闹,还想看烟花呢!”
“今年不可能有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