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喜唐> 第 57章 众生百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7章 众生百相(1 / 2)

长安诏狱里哭声不断。

赵国公长孙无忌已经五日没有回家,一直呆在大理寺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月造反一案也慢慢的有了眉目。

随着案件的审理。

房遗爱,杜荷,柴令武,高阳公主,丹阳公主,巴陵公主,荆王李元景,宇文节,驸马都尉执失思力,中散大夫房遗直等……

诸多人被请到了大理寺内。

事情还没结束,宫里每日都在死人。

剪刀觉得他快要疯掉了,也快死了。

内侍和宫女勾结,他们互相勾结的同时又和门下省的符宝郎勾结。

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在三十多份的空白诏书上盖上的玉玺大印。

这些空白诏书到如今只找回来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些诏书都是在长孙皇后离去的那几日盖上去的。

那时候诸事繁杂,李二又伤心欲绝,给了这群人可乘之机。

至于在诏书上模仿皇帝笔迹的人,已经有专门的人在对照笔迹。

监察御史李巢专门负责此事。

刑部里最精通这方面的官员全部都聚集在他的手底下。

如今已经可以确认这事和几位公主脱不了干系。

李巢拿着笔迹,悄悄地走到长孙无忌身前,低声道“

国公,目前已经可以确定这件事和几位公主脱不了干系!”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说结果就行。”

李巢舔了舔嘴唇,继续道“学陛下墨宝的皇子、公主很多。

所以这事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估摸着还要花费一点时间!”

“几日!”

“怕是最少需要五日。”

“太慢了,皇子、公主的手书已经送到了你这里,你还这么慢?”

“下官知道,可陛下说了,公主是他的姑姑或是姐妹,不准用刑。

可这毕竟是大事,要做到准确无误,可……”

李巢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低声道

“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讲!”

李巢面露为难,继续道

“据下官所知,在众多皇子和公主之中,晋阳公主的字是写的是最像太上皇的。

如今也就缺她的手书,要不……”

李巢的话音刚落下,整个大理寺议事厅突然间就变得落针可闻。

一直当作门童的李义府猛的睁开眼。

李义府这几日可怜死了。

作为陛下的身边人,来这大理寺,干的却是端茶倒水的活。

说得好听些是学习。

李义府哪里不懂,自己这是被赵国公给排挤了。

这么好的活,一句话就决定一个人生死,这中间的利润可就太大了。

钱财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人心和人情。

原本李义府以为自己要在这里端茶倒水到案件结束。

没想到这个李巢倒是一个贴心人。

想勾搭赵国公表忠心,还要把晋阳公主给构陷进来。

这倒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是李巢他想进步,还是他背后有人授意呢?

众人更是觉得这李巢怕是读书读傻了,脑子已经有了问题。

好不容易让颜白回到了仙游,这长安才安生了几日。

要是因为晋阳把颜白招来。

晋阳上午来大理寺,颜郡公那火暴性子下午就敢去炸你家祖祠。

死了学子他都敢对八大家下手,杨家都没放过。

晋阳进了大理寺,你猜他敢不敢弄你李巢!

别忘了,上面还有一个最疼晋阳的太上皇呢!

李巢一见这场面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再一看赵国公那眯着眼的散发出来的寒光,赶紧尬笑了几声道

“我是御史,持的就是一颗公平的心。

既然其余皇子、公子能做,晋阳公主也不能例外,一碗水当端平!”

长孙无忌笑道“言之有理,这事儿就交给监察御史你了!”

“赵国公,我……”

长孙无忌笑着摆摆手道“你想说你在负责这个事对吧。

无妨,任中书舍人李义府已经学了多日,他能替你!”

李巢此刻骑虎难下。

他也在此刻明白了,原来赵国公也不愿惹颜白。

既然如此,那昨日酒桌上又为什么点自己,难道是真的醉了么?

长孙无忌看都没看李巢一眼,扭头望着李义府道

“义府,你可有信心?”

李义府笑着拱拱手,歉意道

“赵国公,小子初来乍到,理应多听,多看,多学,向诸位多多学习!”

李义府一点都不傻。

自从昨日审问房遗爱,长孙无忌问房遗爱其父和谁关系最好的时候,李义府就决定打死不趟这趟浑水。

现在是很风光。

可如今长孙无忌已经在排除异己了,长孙家这是要遭人记恨的。

这时候跟着他,迟早是要还的。

皇帝说了这是一场宫变,可赵国公目前的所作所为,却给人一种要把宫变当做平叛的事情来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