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跟两女在红侯府有说有笑,让她们不那么紧张了。与此同时,江都王刘建被张汤询问着。经过一番调查,刘建刺杀红猴侯的嫌疑最大。刘彻就派张汤过来调查,派江充前往红侯国。张汤会在江都国待一段时间,监视着刘建的言行举止。因为刘章的穿越,本来不怎么受关注的刘建。却因为双方一点小矛盾,让刘建对刘章起了杀心。这件事震惊了朝廷,刘建多次派人刺杀失败。事情越闹越大,刘彻都有些震怒。刘章在红侯国对百姓有巨大的帮助,而且深得民心。也引起了周边郡国的关注,刘章此举确实起到了稳定地方的作用。没有让疫病迅速扩散,他的功劳甚大。反观刘建,整天跟那些美女嬉戏玩闹。对江都国外百姓没有丝毫的帮助,通过两人的对比。可知刘建品行多么不端,刘彻念在刘建是他的侄子份上。也不过多追究,可他做的是越来越过分。不团结宗亲,这会让很多人说闲话。这事不能不管,还要安抚一下刘章的情绪。刘彻就派江充去询问刘章,并安慰一下他。再过一段时间,沛郡太守就会把刘章在春耕期间遭行刺之事上报给刘彻。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些刺客简直是无法无天。刘建此刻心里不痛快,他面前的石勘也是战战兢兢的。“现在很多人都怀疑孤刺杀刘章,你们怎么办的事?”他很生气,这些手下以往办事能力还是不差的。可这段时间,计划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你不是向孤保证吗,这计划绝对能成功,你作何解释?”石勘被刘建责问,吓得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大王,下官派去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只是他命大。”“孤不想听你这样的解释,听说他有天神庇佑。天神为什么不庇佑孤?”每年的祭拜,刘建可没少参与。祭祀也是用最好的贡品,天神为什么不帮着他?石勘被吓得冒一身冷汗,他做的这些都是损人利己的事。说的这些话是对天神的不敬,实勘也知道他现在很不高兴。天神自然不会帮他,不惩罚他就不错了。“是我等办事不力,还请大王恕罪。”石勘的头紧紧贴在地面上,对刘健表示畏惧与恭敬。其实不是他的错,是他派去的那些人没把事情办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红侯这么难杀,又不是去刺杀诸侯王。红侯府那些护卫战力不如诸侯王的护卫,红侯府外墙又不高。“你说该怎么办吧?陛下派人来调查了,孤是继续杀他,还是放弃?”很显然,刘建是不想放弃,他从未受到过如此大的挫败感。他势必要杀了刘章,凡是跟他作对的人,只有死路一条。以前得罪过他的人,他派人杀了。也没有失败过,让他最瞧不起的红侯。对他多次行刺,却以失败告终。“大王,以下官之见。大王应该暂停针对刘璋的计划,等风头过了再说。”石勘向他提建议,最近朝廷查得紧。若是朝廷问罪下来,轻则削去封国内的县城。重则封国废除,这就得不偿失了。“还请大王三思,不能因小失大。”石勘心里很紧张,就怕刘建不采纳。“这件事没办成,孤心有不甘。”放弃刺杀刘章,绝对不可能。只能采纳石勘的建议,等一等再说吧。“大王,我们可以等待机会。只要他犯了错,就狠狠地弹劾他。”就不信刘章不会犯错,石勘在心里盘算着。刘章身边有一个匈奴女人,倒是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做文章。这种想法还不成熟,计划暂时不能实行。“你还有什么好主意?不妨说来给孤听。”“下官确实有一个主意,只是不成熟。他身边有一个叫徐缯的匈奴女人,可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他。”刘建听到这个名字,略微沉思,如果掌握刘章跟匈奴勾结的证据。那他绝对很难翻身了,一旦罪名落实。那可就是谋逆大罪,会牵连他的家族。“你的想法很妙,确实不够成熟,花点时间好好谋划。”刘建想看到刘章被灭族,那他就是笑到最后的一个。其实这一点,刘章也想到过。以后的形势会越来越复杂,有人会拿徐缯的身份做文章。可不要小瞧廷尉署那些官吏,他们的审问手段多得很。可以利用徐缯身为匈奴人的身份陷害刘章,让刘章背上谋逆罪名。“这件事你亲自去办,不要让朝廷的人知道。”刘建觉得此计可行,伪造一些证据。让所有人都知道刘章跟匈奴暗中勾结,徐缯作为跟匈奴人联络的中间人。徐缯懂匈奴语,到时候朝廷不信也得信。他们俩密谋陷害刘章,一旦谋逆罪名落实。至少要灭刘章三族,谋逆之罪仅次于谋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