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在客厅谈了半天,卷宗写了好几份竹简。江充还提醒刘章要看好徐缯,不要让她做出损害汉朝利益的事,以免给自己带来天大的麻烦。接下来还是要对徐缯进行调查与监视,确定他没有跟匈奴暗中联络。根据掌握的资料,徐缯的父亲是匈奴的大当户兰漠河。当年与汉军一战,他虽然战死了。说不定一些残余势力想办法找到兰漠河的子女,在他们的带领下继续跟汉军战斗。江充离开了红侯府,去走访那些目击者。徐缯去陈韵那边,过两天就可以采桑叶了。趁这两天晴朗,把所用的工具清洗一下并晾晒。到了下午,刘章听说有几头大象经过红侯国。陈韵跟要去看大象,她从小到大只听过大象很大很重。却没有见过真实的大象,驱赶大象的人会在红侯国停留三天。听说他们是从南越国那边来的,这些大象是要送往长安的。既然陈韵想看大象,那就带着她去看看。来到红侯国的大象是亚洲象,体重在三到五吨。他带着陈韵和徐缯去看大象了,有不少人也过去看了。李郸和王朔带着护卫跟在后面保护着他们,他们真担心大象突然发狂。这可比发狂的牛可怕多了,大象又高又重。看着就像一座小山,长着长长的鼻子。四条腿粗得像支撑房子的柱子,大象的鼻子很灵活。他们来到了沱河边,看到大象被关在木栅栏中。有不少人远远地看着,也有些人乘坐小舟看着。这让他们惊叹不已,大多数人也是头一次见到大象。他们也在议论着,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称出大象的体重?大象若是用来耕地,那是不是比牛更厉害?看大象那么强壮,有人猜测一头大象顶十头牛。众人议论大象方方面面,有人觉得大象这么大。那吃的肯定也很多,一般人家真养不起。“啊!大象好大啊,看那四条腿像四根大柱子。”陈韵看到大象不由得惊叹,若是被踩中了。像她这么娇小的身躯,估计会被踩得稀烂。“只要不主动招惹它,大象也不会主动攻击人。”刘章穿越之前,不仅见过亚洲象,还见过非洲象。亚洲象性格温顺,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大象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至少在五百年前。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有大象活动,如今在两河流域的大象已经很少见了。“在五百至一千年前,咱们这个地方大象也比较多。”“郎君,你知道挺多的。那为什么大象在这个地方很少见了呢?”“由于人们开荒种地,以前大象是人们的猎物。大象的数量越来越少,大象繁衍能力比较慢。”还有就是气候造成的,如今,在岭南地区的大象比较多。“也是啊,那些大象挺可怜的。”徐缯很同情那些大象不幸遭遇,单人力量自然比不过大象。可是人会团结,会制造陷阱。会用工具捕猎,才导致大象数量减少。徐缯从小生活在漠南草原,很少见到像大象这么大的野兽。在一万多年前,还有猛犸象和长毛象的存在。“还有比大象更大的大象,在一万多年前就灭绝了。”“真的吗?那是不是因为人们的活动,才造成比大象还大的大象灭绝?”陈韵很好奇了,她觉得郎君懂得很多。“这个我就不确定了,至少一万多年前。人们还是以部落的形式聚集,那时候的武器或其他工具都很落后。”一万多年前,是新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们以长毛象和猛犸象为食,后来气候逐渐变暖。这两种象不适应暖和的气候,而逐渐灭绝了。这也只是他的猜测,两女崇拜的目光看着他。“郎君,你看过不少书,有没有详细描述那些灭绝的大象。”“书上只是简单的描述,灭绝的那种大象,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大象三倍大。”他们三个正谈论一万多年前灭绝的大象,这时传来人们的惊呼声。这才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大象灵活地卷动着长鼻子。很轻松地把一根木头举起来,那根木头估计也有七八十斤。就这么轻松地给举起来了,陈韵也不由得惊叹。“郎君,你说那大象的鼻子能不能把我举起来?”“它的鼻子是很有力气的,当然能轻松地把你举起来。”陈韵的体重才八十五斤,大象把她举起来非常的轻松。听他们议论一头大象有多重,一般的称量工具不适合称大象体重。“郎君,你有没有好办法称大象的体重?”徐缯对大象有多重感到好奇,他们常见的秤就很小。像粮食这样的东西,有专门的量具。李郸他们也期待着刘章能不能想到好办法,除了把大象切成一块又一块。用这样的方式来称重,那样大象就活不了了。“称大象,我只想到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有足够大的天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