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在曲乐上一较高下,众人觉得刘章弹奏的曲乐更高一筹。听曲之人可以让自己意境处在曲中,能够让他们的情绪跟着曲调波动。说明刘章的音律造诣更高,美妙的曲乐就是为了陶冶情操。而不是利用一技之长,来争得胜负。周符他们想战胜楚社学府,他们把胜负和名次看得太重了。他们想得到刘彻的高度关注,这样就可以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以后更容易得到刘彻的重用,或许刘章不在乎这些。即使他不入朝为官,他有享有爵位待遇。他只要不犯错,他这一生可以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太学府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继承父亲的爵位或职业,也有的出身卑微。刘章刚才说不愿意去太学府,也可能是瞧不起太学府那些学生。对在朝为官毫不在乎,不得不承认,他弹的曲乐确实很美妙。“先生,明年六月,我决定提前完成学业。”刘章也很无奈,本来想今年早点毕业。董简一再坚持,让他学习到明年六月。如果能够通过他制定的考题,那就可以毕业了。这也是董简最大的让步,如果他坚持让刘章学习到十八岁。刘章可能会更加厌学,甚至不去楚社学府学习。他真的厌倦了上学,该学的知识也学到了。“你们还要跟我切磋什么?”太学府学生面面相觑,他们总觉得跟刘章切磋琴棋书画。他们都无法取胜,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斗志。“年轻人就是活泼好胜,切磋让自己知道哪里不足。”孔安国欣喜一笑,他支持年轻人切磋一下才学。所谓知耻而后勇,孔安国觉得刘章不骄不躁。他的品德高尚实属难得,太学府学生就应该向他学习。“其实也没必要把这些看得太重,学习这些是为了自己将来更高的成就。而不是为了争强好胜,希望你们能够牢记。”孔安国教诲他们。“弟子们谨记教诲!”众学生异口同声道。孔安国和董简欣慰地点了点头,相信他们能做到。他们的路还很长呢,他们将来学有所成,是要为朝廷效力的。“尊侯,你将来有什么理想。”孔安国想知道刘章将来的理想是什么?或许他能够帮助刘璋。“我的愿望就是让全天下百姓丰衣足食,这些年,我看到不少百姓忍饥挨饿。”刘章所见所闻,汉朝的百姓过得很苦。百姓们最大的心愿也是吃饱穿暖,可他们种的地产粮大多是两石。他们还要拿出一部分缴纳田赋,他们手中所剩的粮就不多了。不知道今年秋收,红侯国百姓能收多少粮食。“就在今年正月,红侯国来了不少受灾的百姓。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他们受灾导致颗粒无收。”他们遭受的不是旱灾就是洪灾,亦或是蝗灾,还有盗匪猖獗。这让百姓苦不堪言,刘章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也见不得那些贫苦百姓继续受苦,他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们。汉朝至少有两千多万百姓饱受饥寒之苦,刘章目前帮不到他们。“这些百姓受饥寒之苦,又不是朝廷的错,你此意何为?”上官敖认为刘章的思想是对朝廷的不满。“我手中有高产粮食种子,我的意思就是把这些种子给他们。让他们每年收更多的粮食,这样不就吃饱穿暖了。”刘章穿越过来带来了大量高产农作物种子,而且可以继续留种子来年再种。“你曲解我的意思了,我并非对朝廷有任何不满。”上官敖对他的敌意越来越重,不就是因为没有把徐缯送给他。“上官敖,你不要曲解尊侯的意思。他若说有高产粮食种子,那是大汉百姓之福。”孔安国认为刘章有忧国忧民之心,他并没有对朝廷不满。“当然,这些种子不能白给,用钱买或者用粮食换。”刘章可不想做吃亏的事,既可以帮助那些百姓。又能让自己损失降到最低,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大汉地域广阔,在短时间内把高产粮食作物种子分发给百姓。对我来说有点难,所以希望朝廷帮个忙。”让朝廷想个办法,既让朝廷得利,又能让刘章不受太大损失。也可以让百姓一年种得粮食高产,这就可以做到一举三得。“让朝廷从你手中购买高产粮食种子,然后再卖给百姓。”孔安国为刘璋想到这个办法,从现在就可以实行。在半年之内,高产粮食作物种子就能被那些百姓买到。他们明年就可以进行春耕播种,希望亩产量高出好几倍。对汉朝来说是件极大的好事,朝廷现在对匈奴作战急需用钱。“我手中有一种水稻种子,可以在北方种植。每年的四月中旬播种育苗,五月中旬就可以插秧。”刘章算了算时间,红侯国的水稻也快到了插秧的日子。红侯国如果持续干旱,若是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粮食产量会大大降低,这是他最为忧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