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不能被别人知道。不然,对他们俩都没有好处,以后还是小心为妙。其实郑瑢和赵慈也看出来了,她们也保持沉默。又到了次日清晨,刘章洗漱过后吃过早餐。他去尚方署做事,刘征臣见到他依旧是有说有笑。对于昨天发生的事,她毫不在意,就算刘章做出对她更过分的行为。她依旧会跟刘章保持友好关系,她认为刘章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刘征臣给他准备了一些点心带过去,可以分享给尚方署的那些人。有的点心是她亲自做的,最近她感到好幸福。刘章不在平阳公主府的时候,她很少离开平阳公主府。今天刘孺会来平阳公主府,她会在平阳公主府住几天。平阳公主也想让他儿子跟刘孺培养一下感情,以后他们成婚了会过得幸福。联姻的夫妻没有几个有深厚的感情,平阳公主很是疼爱刘茹这个侄女刘章乘着马车来到了尚方署,他把点心存放在储物柜。等中午的时候分给大家,一部分点心自己吃。那可是刘征臣亲自做的,也是她的一番心意。刘章已经很熟悉尚方署的工作流程,每天准时上班。一定要在早上八点半之前到达工作地点,汉朝的上班时间夏秋两季是七点半。冬春两季是八点左右,他的工作也比较轻松。不用跟那些工匠一样,亲自动手制作各种器物。他只负责画图纸,对工匠进行技术指导。到了上午九点左右,曹襄带着一些汉军过来。他是来领取制造好的武器,将这些武器一部分运到军营中。一部分运到长安武库之中,李敢见曹襄,按照交接流程。李敢要进行文书验证,若是核对无误,就按照文书上面的数量交付。刘章来到离感身边,他也想亲自看一下双方是如何交接武器。李敢接过密封好的竹筒,用笔刀将封泥去掉。封泥上面刻着卫青所用的印章,上面刻着“大将军印”字样。大将军在汉武帝之前,地位仅次于三公之一的太尉之下。李敢看了一下,就知道这印章属于卫青的。他将竹筒中的文书拿出来,上面盖着大将军的印章和皇帝的玉玺。还有太尉的印章,就是防止有人伪造文书。将尚方署的武器领走,李敢昨天就收到太尉署发来的文书。曹襄会在今天带着汉军来领取一批造好的武器,和昨天收到的文书时间。地点,领取数量一致。竹筒内还有领取武器的清单,这和昨天收到的文书一致。李敢再次核对,确定昨天收到的清单和今天丝毫不差。“等会儿,把一批武器交给你,你要签字。”李敢也是按照流程办事,他让小吏拿来两份文书。一份存入档案室,一份让领取之人带回去。武器毕竟是战略物资,交接程序有点复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哪怕是一支箭。都要数清楚了,而且交付的箭种类不能弄错了。等尚方署这边清点完数量,曹襄派来的人再清点一下。确定领取的武器种类和数量和清单上一致,确认无误之后。曹襄要在相应文书上签字,还要按上手印。这让刘章想到了调动军队,要用到虎符,还要配合朝廷下达的文书。今天他们又看到交接双方用到虎符,因为这次不是调动军队。尚方署的护卫帮忙清点,过了许久,曹襄带来的汉军再一次清点。双方清点的武器数量种类一致,曹襄签字按手印。李敢将签好的收据放入竹筒中,盖上竹筒盖。当着众人的面把竹筒用封泥封住,然后存放在档案室。刘章在一旁看到整个过程,可惜这些资料在以后的乱世之中遭到丢失和损毁。真的很可惜,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小吏小心翼翼地捧着竹筒去档案室,放好之后,将档案室的门锁上。以备日后查询,每到年底,太尉署会派人过来查档。核对当年武器领取种类和数量,然后向皇帝汇报。这的确是个很繁重的工作,他们不敢有丝毫的疏忽。毕竟这个时代制度很严,稍有差错,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丢命,麻烦是麻烦了点,总比丢官丢命好。曹襄看着站在李敢身边的刘章,若不是自己有公务在身。真想跟刘章聊两句,他很欣赏刘章的才能。也听说他能文能武,有机会跟他切磋一下。最近他也发现母亲笑容多了,也年轻多了。这可能跟刘章有关,曹襄对他好感也是提升了不少。“等有空了,我想跟你切磋一下。今天有公务在身,不便在此久留。”曹襄准备向他们告辞,这段时间为春季对匈奴作战做准备。等他再次回到长安的时候,可能要到秋末冬初。每年出征的汉军,大部分会在秋末返回。留有一部分驻守边塞,防止匈奴在冬季劫掠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