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觉得刘章是在说他自己能够以一敌数百,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广曾经也被数十人围攻,当年七国之乱。李广也是勇不可挡,当年被百余匈奴围攻。李广战斗到耗尽力气,才被匈奴活捉。“我听说你力气很大,你认为自己可以以一敌数百。年轻人有勇气是好事,但不能太冲动。”李广觉得刘章年少冲动,又爱说大话。力气大又算不得什么,反正李广说的话让人不爱听。李广就是心里不平衡,他奋斗了一生居然比不过他的从弟李蔡。去年对匈奴作战有功,被封为乐安侯。李蔡被刘彻任命为御史大夫,身份、地位、名气超过了李广。自己从军数十年,卫青和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封侯。凭什么?论打仗能力,李广自认为不比他们差。李广和其他几位将军一起参加军事会议,刘彻多次夸赞卫青和霍去病。“我老了,不知道还有几年能够有力气拉开弓箭。你们年轻人有大把的时间建功立业,有机会封侯。”李广的话里显得酸酸的,当年平定七国之乱。就是因为收受梁王的赏赐,错过了一次封侯的机会。李广真的好后悔,这件事一直是他解不开的心结。“李将军,你还是有机会的。论行军作战经验,我们不如你。”刘章安慰李广。也理解李广心里难受,封侯是文臣武将最高的荣誉。不仅得到优厚的待遇,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刘章也很佩服李广。他有能力,但也有缺点。后世他的名气已经超过了李蔡,但是他的堂弟封了侯,担任三公之首。李广的能力和性格,注定他这一生与封侯无缘。李广守成有余,而攻击不足。孝景帝和刘彻对李广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命运捉弄他。当然,刘彻也有点偏向年轻的将领,给卫青他们最精锐的将士。给卫青他们最好的装备,刘彻也是念在李广年事已高。刘彻更不想因为用人不当,造成巨大的损失。众人沉默不语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李广。去年他弟弟封侯,可能他受到了刺激。“我这有一张弓,陪伴我多年了。听说你能拉开玄龙弓,能否拉开我手中这张弓?”李广想看看刘章是不是有那么大力气,虽然他手中这张弓比不上玄龙弓。手中弓是他最爱的,也用此弓射杀过好多敌人。“李将军是想让我拉开这张弓试试,那我就试试吧。”刘章接过李广手中的弓箭,刘章试着拉开。这张弓硬度比玄龙弓弱一点,也是一张不错的弓。“我这张弓最远能射三百步,陛下手中的玄龙弓最远能射四百五十步。”汉代一步一米五,汉军使用的步弓射程最远在二百八十步。匈奴马弓射程八十到一百五十步,所以步兵用的弓箭比骑兵用的弓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步兵的弓箭优势在于稳定。若是匈奴骑兵遇到汉军方阵,汉军整体心理素质过硬。匈奴骑兵是不敢硬刚,匈奴一般只会偷袭或者攻击汉军少量步兵或骑兵。刘章将弓箭拉满,弓箭的硬度确实比玄龙弓差了点。“李将军这张弓威力不弱,我不用射箭都知道。若是遇到敌人,那敌人只能乖乖把命交给你。”刘章说这话并不夸张,李广本就力气很大。箭法非常精准,别看他现在六十多岁了。李广现在能拉开七石弓,给敌人来一个透心凉。这个时代,弓强度最满为九石,能拉开五石以上的就是大力士。大多数弓箭射中敌人,若不是伤到要害。敌人在短时间内不会死,大多数中箭之人死于伤口感染。当然,若是穿了防护极好的盔甲。弓箭对敌人造成的伤害就小一些,但不能解决伤口感染。死亡只是时间问题,箭头上有铁锈。刘章又看了看李广使用的箭矢,箭矢是棱形的。而且箭头的线条很流畅,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此箭十跟二十二世纪子弹头形状差不多,真的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刘章把弓箭还给李广,弓是一把好弓。可见他对这把弓多么的爱护。他的弓没有安装滑轮,滑轮在很大程度上省力。拥有滑轮的弓箭要设计合理,毕竟是用来作战的。还可以改进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连弩。威力和射程不是很理想,刘章由此想到了宋代的神臂弩。刘章穿越之前看过大量书籍,也有关于神臂弩的资料。还有威力和射程更大的诸葛连弩,不过那些资料都不全。“李将军,我发现军中没有人使用连弩。这是为何?”刘章问道。“连弩威力和发射不高,还不如单发弩。”李广不是没有用过连弩,连弩的射程远不如匈奴的马弓。因为箭矢很短,对敌人造成的杀伤力也小,所以汉军没有大量配备连弩。李广也知道弩杀伤力大,弩的射程远不如弓。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