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三公九卿、诸侯王、列侯来到太庙。五年一次的朝请,诸侯和列侯必须来祭拜。非朝请日期,每年新年祭祀太庙,诸侯王和列侯可以派人送来祭品。代表他们参加祭祀,众人穿着最高规格的礼服来到太庙。按照身份地位依次进入太庙,刘彻穿着冕服,戴着琉冕。他穿的礼服为暗红色,汉朝五行属火,所以礼服大多为红色。当然,也可以根据皇帝的喜好制作礼服。刘彻朝会的时候穿着黑色朝服,头戴通天冠。琉冕和冕服只有重大节日才会穿,平时朝会是不穿的。其他人祭祀太庙穿着黑色礼服,看起来比较统一。礼服的图案和材质,要跟个人身份地位相匹配。穿的衣服自然要搭配相应的配饰,地位越高的,使用的玉成色越高。白玉是最高级的,刘章身为汉室宗亲。他所用的是黄玉,这跟他身份很搭配。若是平时的话,可以随身佩戴白玉。祭祀太庙用到了黄牛、黑猪、白羊三牲,祭祀台上放着青铜九龙酒尊。酒尊之中盛放着白酒,九龙代表着八方一统。其中一条龙最大,代表着皇权。其他八条龙代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皇帝所在之地就是天下的中心,所有人行三拜九叩之礼。演奏祭祀乐曲,跳八佾舞,这支舞有六十四人配合着跳。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祭祀的时候会用到。祭祀太庙祈求历代皇帝护佑这个王朝,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祭祀乐曲确实很好听,刘章穿越过来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祭祀庄重严肃,规矩也很多,就连皇帝都很谨慎。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不然,就是对历代皇帝的不敬。等祭祀结束之后,只需要等到第二天,皇帝会把祭品赏赐给大臣、诸侯王、列侯。换上新的祭品,刘章感受华夏传统祭祀文化。哪怕是一个小动作,都不要出错,否则被视为无礼。能够来参加祭祀,那是至高荣誉,也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刘章小时候也学过这些礼仪,总有一天能用得到。“根据原有的记忆,我小时候可不太想学这些礼仪。父母非要让我学,说对我以后有用。”刘章还是不情不愿地学了,这些礼仪反复地练习。直到熟记为止,这些礼仪如今用上了。若是出错了,肯定会被他们嘲笑的。有可能会受到惩罚,以后就没有机会参加这么高规格的祭祀。能参加这样的祭祀,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三公九卿主官有资格参加,若是诸侯王和列侯年龄大了。可以派诸侯和列侯太子来参加,如果太子年龄也小。就可以不必来参加祭祀,皇帝也会考虑到他们特殊情况。所有人手中拿着香,按照礼仪步骤祭拜。皇帝先祭拜,他作为一国之君,他应当优先。他起到领头的作用,其他人等皇帝祭拜完了。他们接着祭拜,这种高规格的祭祀很累。感觉心也很累,刘章打算初四返回红侯国。自从出使卫氏朝鲜,回来之后就不用去尚方署做事。他现在没有正式官职,就不用到官署去做事。无官一身轻,再过一两年,他就会获得官职。三叩九拜大礼之后,接下来就是跳八佾之舞。跳这舞蹈要六十四人,三十二男和三十二女共同跳八佾舞。男子手持盾和戚,女子手持雉翟和龠。他们的舞蹈动作协调一致,再加上悦耳的音律。场面非常的壮观,乐舞不仅是表演给在场的众人欣赏。也是向历代皇帝表演,也许他们能欣赏到。该有的礼仪也尽到了,祭祀还没有结束。估计要到傍晚才能离开太庙,祭祀可不是拜几下就完成。从太祖高皇帝到孝景帝,一共有四位皇帝。每个皇帝牌位放在一座宫殿内,墙上挂着装裱好的画像。画像所用的材质是帛,而且画像不是画上去的。是一针一线绣的,这样可以保证长期不褪色。太祖高皇帝的牌位祭拜过后,接下来就是祭拜孝文帝。大家要重复同样的动作,目前只祭拜四个皇帝。若再多几个,估计都能累趴下,还要去其他宫殿。本来是按照皇帝继位的顺序,按照顺序祭拜。不知道是不是刘彻有意而为之,最后祭拜孝惠帝。同样的礼仪,刘章感觉刘彻是不是故意怠慢。毕竟孝惠帝不是刘彻这一脉的先祖,他是孝文帝之孙。孝惠帝在位七年,他一直没有掌握实权。如果不是吕后摄政。孝惠帝会是一个像孝文帝那样的好皇帝。刘章也很同情他,他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却英年早逝,不知道是不是每年祭祀太庙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被祭拜的,按理说他应该是第二个被祭拜。他的儿子有的是被吕后所杀,就是因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