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派人前往红侯府送贺礼,并商议两家联姻之事。在一月左右,刘彻收到了陈韵写的奏疏。请求皇帝准许刘章回到红侯国养病,并说明要休养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年四处征战,刘章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也只能这么说了,为刘章尽量争取多一点休养时间。其他地方的战事,就交给其他将领吧。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用人也不能这么用的。刘章在十二月就回到了红侯府,一直深居不出。在刘彻派来的使者到来不久,平阳公主派来的人也到了。并送上了一份厚礼,预计三月左右,平阳公主会带着刘如以及朝中来红侯府拜访。很多人并不知道,刘章早就回到了红侯府。不然,拜访的人都能把门槛踏破了。有不少家族打算跟红侯府联姻,因为刘章这些年出征屡战屡胜。也是名声远扬,而且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郑瑢收到了平阳公主的亲笔信,信中内容表达得很亲和。希望两家结秦晋之好,这让郑瑢有点震惊。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家,长安有不少名门望族。“章儿,平阳公主派人送信过来,你先看看吧。”郑瑢看过了,倒是不反对跟曹家联姻。刘章接过母亲手中的信,信上的字很美。看完了信之后,得知平阳公主他们会来红侯府。“你的女儿之中跟曹宗年龄差不多的只有刘璇,平阳公主肯定中意她。你怎么看?”“若是母亲不反对这门亲事,我也不反对,两家联姻是好事。”得罪了平阳公主,对红侯府来说可不是好事。再说平阳公主对红侯府也很照顾,让刘璇嫁过去。也不会吃苦受委屈,可能要考虑女儿的感受了。毕竟朝中和刘璇没有感情基础,以后结为夫妻。能不能幸福,真不好说。从现在培养感情,还不算太晚。“你很疼爱璇儿,也不忍心让她吃苦受委屈。家族联姻就是如此,我和你父亲当年也是联姻。”还好他们夫妻俩感情不错,可能受到刘章的现代思想影响。也有点不喜欢联姻,婚姻讲究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千古不变的规矩。“既然母亲不反对,那就等平阳公主到来,两家好好商议。”就在此时,陈韵走进客厅,他也不反对两家联姻。认为这是好事,能更好地巩固红侯府地位。“我也赞同两家联姻,我们这一脉地位远不如一些外企。也多亏了章儿这些年的努力,地位和名声大大提高。”郑瑢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以前那些贵族瞧不起红侯府。现在他们高攀不起,如果能够跟曹家联姻。两家互帮互助,获得的利益更多。“我也考虑过了,同意两家联姻。”既然母亲和妻子赞同联姻,刘章也就不反对。郑瑢比刘章他们更了解平阳公主,她在汉朝很有权利和地位。别看平阳公主是个女人,不知多少人上踏破门槛有求于她。若是愿意帮忙,那个人必然会飞黄腾达。“你们尽量不要得罪平安公主,表面上看她没什么权利。实际上,她的权力大得很。”郑瑢只能透露这么多,他们也能听得懂。只要跟平阳公主搞好关系,以后做什么事都很顺利。而刘章若有所思,平阳公主的生命所剩不多了。郑瑢看儿子在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打断刘章的思绪,可能是在想很重要的事。应该不是在想如何拒绝联姻,既然已经同意了。要为联姻做准备,真是难为儿子了。“你还有什么疑虑?说出来,我帮你想想。”郑瑢毕竟阅历丰富,或许能够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也没什么疑虑,可能未来的形势复杂,让我多少有些担忧。”郑瑢听他这么说,是在担心什么?“你是不是预感到了对咱们不利的事。”“阿姐,也没那么可怕,可能是我多虑了。不是我不想告诉你,就连我也说不清楚。”刚才想的并不是未来巫蛊之祸,只是感觉心神不宁。“阿姐,郎君并非有意隐瞒你什么,他真的说不清楚。”陈韵也不想让郑瑢误会了,一家人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还以为你遇到了烦心事,一时解决不了。既然没有,那就好。”郑瑢松了口气,她也想帮助孩解决一些烦恼。“小璇今年八岁了,再过七八年就要嫁人了。在出嫁之前,好好给她准备嫁妆。”郑瑢也很喜欢刘璇这个孩子,她是刘征臣所生。刘璇健康而又聪明,又尊老爱幼。让她出嫁,真有点舍不得。“阿姐,我们即将为璇儿准备嫁妆。等她到了婚嫁年龄,风光出嫁。”只要不超过汉朝规定的制度,以最大的规格为女儿办婚事。三人商议完事,就各忙各的了。刘章带着陈云回到自己的院子,在院子里看到刘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