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虐杀
沈卿尘起身进入屋内,见屋里桌椅东倒西歪,地上留有众多带着泥水的杂乱脚印,她蹲下身体,捏起一些泥土查看,而后又放在鼻下轻嗅,泥水带着冰雪才融化后的冰凉湿气,还夹着一股腐烂树叶的气味。屋内有极为明显的打斗痕迹,可见是那忽然闯入的人在与林炀一番打斗后,将他带走,时间不足一盏茶。
她低头细看地上楼下的鞋底花纹,但因过于杂乱,多数又重叠而极为不易分辨,直到她移动到墙边矮柜处,在那矮柜侧面的墙上发现半枚脚印,花纹是呈锯齿状的花瓣型。
沈卿尘第一想到的便是钉有梅花钉的战靴或是猎靴。石林生前曾靠打猎为生,难不成他当年真的没死,故而藏身小相国寺,伺机报仇?
可他又怎会厉天行的碎心掌?
若他当真有这般武艺,当年断不可能被聂铎四人杀死。沈卿尘不敢耽搁太久,起身便朝外走去。
小相国寺的师父们极为勤快,即使落雪不停,也依旧每时每刻都在清扫地面积雪,青石板路湿滑,却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她沿着西侧院外巷道,一路往后山追去。
顾西辞此次上山带了二十名衙役,此时听闻同伴被杀,俱是满腔怒火,誓要将那凶手缉拿归案,众人一路追上后山,却是半点踪迹未能寻到。沈卿尘追至半途忽然停下,一个人带着另一个人逃走,断不可能半点痕迹都不留下,他们这么多人追了半片山,却是鬼影未见着一个,这便说明,那人极有可能并未逃进后山。
虽说后山极大,适合藏匿,可他们会这般想,凶手定然也会这般想,如此一来,最危险的小相国寺反而是最安全的。还有那间小木屋,她总觉得那烧伤的僧人就是当年死里逃生的石林。思及此,她便让衙役带人继续搜山,自己则绕至昨夜那栋小木屋,木门关着,她敲了敲门,屋内无人回应,她推开门入内。小木屋只有一扇不大的窗户,今日天阴,光线昏暗的屋内飘着一股浓重的草药味。
进入屋内,沈卿尘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地上那捆草绳,昨夜她看见这捆草绳,首先想到的便是凶手在杀庞知晦时虽没留下凶器,却曾鞭打过他,必然会有鞭子等物,若没有鞭子,草绳也可替代。
草绳长约六尺,该是浸过水的缘故,冻的硬邦邦的,入手冰冷刺骨,她握着草绳自一头细细查验至另一头,却是无甚发现。想了想还是决定将此草绳带回去细验,她从不信巧合,尤其是此事,她总有种怪异之感,却又想不明白怪异在何处。沈卿尘将草绳卷起握在手里,只觉掌心冰冷生疼,却也令她大脑愈发清楚。她闭上眼睛思考。
倘若那掳走林炀的贼人不是凶手,他掳走人的目的是什么?又会将人藏在何处?
倘若他是凶手,那么他为何不在屋内便杀了林炀,却要将人掳走?良久,她睁开双眸,漆黑的瞳底闪着异样的光。凶手对长安四凶的仇恨之深已到杀了他们都不足以释恨的程度,唯有虐杀才可。那么,他带走林炀就绝不会让他那么轻易的死亡,必然是要经过一番折磨此时,林炀该是还活着,可他会将人带去何处?石林旧居?
不对。
若是那里,必然会引起邻里的注意。
她垂着头,盯着木屋以青砖铺就的地面再次陷入沉思。假如她自己是凶手,对长安四凶恨之入骨,那么她会如何杀了他们?让他们也尝尝被火活活烧死的滋味?
就如杀死庞知晦那般,既能不留下任何凶器,又能销毁现场遗留的痕迹。猎屋?
沈卿尘灵光一闪,随后又摇头否定,若是在猎屋,若是选择猎屋,为何杀庞知晦是在藏经阁?
想到此处,她忽然拉开房门,快步离开。
藏经阁内,依旧是昨日那两名僧人在清理经书,此时,一楼的经书已被清理的所剩无几,二人搭了梯子正在二楼清理。因二楼是最初的起火点,烧的甚是严重,楼内书籍所剩无几,清理起来倒是比一楼快了许多。
沈卿尘到的时候两位小师父正将不足十余本经书搬下楼来。见她忽然带来,两位师父连忙行礼,而后便要离开,却被沈卿尘叫住:“两位师父今日是何时到此的?”
两位师父互看一眼,随即道:“辰时初刻。”“彼时,两位师父可曾觉得有何不妥?”
思索片刻后,稍年幼些的小师父道:“今晨是小僧先到的,刚一进入屋内,小僧便觉得屋内极冷,楚辞之外,倒也没有不妥。”“极冷?”
“是,这藏经阁遭了大火,虽说门窗皆被烧毁,但毕竞是屋内,小僧入门时却觉得好似比外头还冷。”
沈卿尘点点头,随即行礼道:“多谢两位师父。”室内比室外还冷,这是何原因?
沈卿尘一时想不通,便顺着那梯子爬上二楼,而后将自己代入死者庞知晦,想象他在遇害之时所遭遇之事,又是如何设法自救。她仿着庞知晦的模样,惊恐之余朝三楼逃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他会摔倒,而后撞倒书柜,将自己压在下面?
他双腿受伤,艰难移动,跳窗不行,唯有上三楼,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他会撞倒书柜?
双目受伤。
所有,凶手任由他逃走,却不急于追杀,因为他知道庞知晦逃不掉,他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