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大人。”
说完,从胸前掏出一封信,“这是指挥使大人让下官转交的信,大人看过之后,还请回个口信。”
李景孝接过信,快速看了一遍,皱眉想了想就点头。
昨夜发生刺杀事件后,就已经有锦衣卫连夜出城,朝着京城周边四个方向追击。
今早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锦衣卫回报。
只有北门到现在都没人回来,之后又派出了十几拨锦衣卫,一人三马,出北门追击。
指挥使周伯益怀疑,刺客要么还在城里。
要么连夜出城。
逃了一夜之后,未免白天被人看到,应该躲在城外某处。
让侄子过来,除了让他在自己这边听命。
还想请自己开坛做法,用道术找出那股刺客。
李景孝顿时就抓瞎。
想了想后,才对周公至说道,“你回去和大人说,对付外敌,本官义不容辞。”
周公至大喜,走路都轻快了很多。
等人走了,李景孝出了大堂,站在屋檐下看着寒风萧瑟的院子,只有迟疑了几分钟。
就下定决心帮周伯益一次。
涉及到外敌,李景孝心里有再多的小心思,也不得不收敛起来。
叫来二福,“本官有急事要出城,你等即刻回府里。
只要本官没回来,你等紧守家宅,不准任何人进出。”
二福、赵三、蒋六、韩孟卓等人大惊。
李景孝却不和他们解释,一个闪身,身形窜上空中,跨过十几米飞出了衙门。
朝着城北方向,在屋檐上不断跳跃。
只是两三分钟,就落在了已经关上了城门的城北大门口。
城墙上无数兵丁,其实早就注意到他。
驻防城墙上的兵将,都已经让人准备好弓箭,一旦李景孝强闯,那就射箭击杀。
好在李景孝一身斗牛服,头戴三山帽、腰间三台辅弼金腰上,挂着锦衣卫镇抚使明晃晃的金牌。
说是金牌,其实不过是铜牌。
李景孝自己也不傻,城墙上那么多明晃晃的兵丁在,傻子才闯关。
拿出自己的锦衣卫铜牌,扔给了守门的兵将。
高声说道,“本官锦衣卫镇抚使李景佑,奉命出城缉拿钦犯。
你等要验证,速去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查证,莫要误了本官的差事。”
那兵将见他这么说,忙派人去锦衣卫和兵马司查验。
否则,李景孝不见得倒霉,他这个守门官铁定没好果子吃。
一炷香后,不仅去查验的人快马回来,随行的还有十几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也跟着过来。
远远看到李景孝笔挺的身形,周叙这个千户不由猛挥马鞭。
座下的马匹不由快了三分。
快到城门时,这才骤然减速,停在李景孝七八米外。
翻身下马快步跑过来,双手抱拳行礼道,“大人,您这是?”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周伯益这个指挥使,连族侄周叙都没告知,刺客可能出城,藏在城外某处的猜测。
李景孝想了想后,低声说道,“城门以封,若是那伙刺客被困在城里,查出来不过是早晚的事。
可若是昨夜刺杀失败,连夜逃出了城的话。
我现在追上去,说不定还能追上那些刺客。”
周叙听完,心里就嘀咕起来。
在他心里,李景孝再厉害,总不可能追上快马。
更别说,人家要是真的逃到城外。
跑了一夜,此时说不定已经在百里,甚至两百里之外。
怎么可能追的上?
李景孝知道周叙的担忧,笑着说道,“放心,本官有神行之术。
一个时辰跑百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要是中午之前,追不上或者碰不到刺客,本官下午即可就回。”
故意说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能跑100里,也算是误导外界。
而把轻功说成神行的道法,确实说的通。
实际上,一小时两百里,对李景孝来说很容易。
而且随着轻功修炼等级越来越高,长途奔袭的速度会更快。
说完,还一个闪身,就出现在二十米外的一处屋顶上。
周叙等锦衣卫目瞪口呆时,李景孝已经再次闪身,回到刚到站着的地方。
“现在该信了吧?”
周叙被李景孝这手段,震的咽了咽口水,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而且要是李景孝一心想逃,没人能拦住。
他要是想刺杀谁,也极难、极难挡住。
就听李景孝喝道,“还不让人开城门?”
周叙这才反应过来,忙从胸前的衣服里,掏出一份公函。
那守门的兵将见公函上,有锦衣卫指挥使的大印,心里觉得周益的级别还不够。
城门一关,没皇帝或者内阁的手令,开门就是大罪。
不过想到今早皇帝把抓刺客的任务,交给了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
李景孝又只是一个人出城,这时候还是拒绝,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事后肯定不会饶了自己。
正想着,一阵马蹄声再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