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奇袭(2 / 3)

安顿好女真大军。

李景孝每天也通过千里眼,一直查看着京畿道的倭国三路大军的动向。

而高丽国王求援的信,那是一天三封信,不间断的送往辽东和长兴城。

信中的言语,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目的就一个,请求李景孝率军南下。

但李景孝直接把信扔在书桌上就不管了。

南下的时机很重要,进入高丽的第一场战斗的结果也很重要。

所以李景孝一直借口备战的准备不足,就是待在长兴城里不动。

换成其他人当统帅,绝对会扛不住压力,不得不率军南下。

但这人是李景孝的话,即便远在京城的隆德帝和太上皇,已经收到四封高丽国王的求援信。

还有辽东镇上报的,李景孝在长兴城汇聚2.7万大军后。

却一直按兵不动的奏折,皇帝父子俩却没什么反应。

而李景孝在长兴城里,已经调集了足够3万大军,食用一年的粮草的情况下。

还是要求继续往长兴城运输粮草的要求。

皇帝父子俩反而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李景孝想拉长倭国人补给线的打算,一开始还没多少人能想到。

但眼看高丽京畿道王城,还有王城以北第二国都‘开城’。

先后被倭国攻陷,李景孝还是按兵不动。

而且他一直在要求辽东,继续把更多的粮草运往长兴城。

排除他怯战的可能性,还是有人能看出他的打算。

一来倭国大军虽然分成三路,但三路大军之前齐头并进,朝着高丽王城进军。

攻下了王城,进攻开城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直都不远,很容易就能互相支援。

所以李景孝一边等着倭国真正分兵,一边等着补给线越拉越长。

等到倭国三路大军的中路,开始朝着平壤进军。

右翼大军朝着北边‘元山’方向行军。

左翼则着平壤城左侧黄海道进军后。

李景孝这才让人擂鼓聚将,亲自率领1.2万轻重骑兵。

携带足够10天使用的粮草,北上进入平安道,朝着咸镜道而去。

剩下的1.25万步兵和七千后勤兵,带着补给跟随在后。

李景孝带着骑兵一路快马加鞭,可高丽北部多山,要不是有千里眼,总能找到合适的行军道路。

想赶在倭国右翼大军之前,提前抵达‘成兴城’南部的平原,可没那么容易。

好在5千虎贲营,都是跟着李景孝转战几千里的精锐。

这两年以来的训练,虽然有些懈怠,却也没荒废下去。

而且李景孝把大军汇聚在长兴城,按兵不动的这一个月里。

虎贲营的训练强度虽然低,但每天跑马,和对抗的训练一直都没停。

而且因为有三七散在,所以只要不是意外死亡,伤势很快就能恢复。

虎贲营的战斗力恢复的速度很快。

就连7千女真人,也已经能做到令行禁止。

不再是一打仗就一窝翁的往前冲。

只用了4天时间,行军400多里的山路,出现在了‘成兴城’已北的山里。

李景孝骑马站在一处山坡上,额头第三只眼睛睁开。

很快看到4万倭国大军,离‘成兴城’至少还有2天的路程。

嘴角不由一笑。

吩咐二福和赵军恒,去给王忠、赵军明、韩孟卓、汤志杰、常瑞、牛展鹏、陈鸿升等人传令扎营休整两日。

然后目光看向北方,看到步兵和后勤队伍,离自己只有80里。

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李景孝要不是亲自带兵,根本不会相信。

只要补给足够,步卒每天的行军路程和速度,丝毫不会比骑兵慢。

要不是1.25万步弓士卒,需要护着后勤一起走。

说不定此时已经和骑兵一样,抵达了这成兴城以北。

所以李景孝想了想,转头又对身边的护卫蒋六、刘七说道。

“你们俩去通知后面的步卒,和后勤队分开,携带3天的干粮。

明天下午天黑之前,必须和我汇合。”

蒋六和刘七忙点头,带着两个小旗的锦衣卫快马去传令。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

李景孝虽然早就知道了倭国人右路大军的动向。

但为了稳住军心,还是不断的派出左镇抚司的精锐探子,南下探查倭国人的动静。

第三天早上开始,每隔半个时辰,就有锦衣校尉快步进入主帅大帐,汇报倭国人的行踪。

到了此时,傻子都知道李景孝不仅盯上了倭国右路大军。

还打算以逸待劳,甚至在倭国人进攻成兴城时,才会率领骑兵冲阵。

一旦两千重骑兵,冲破倭国人的战阵。

后续的1万轻骑兵,轻松就能击垮右路4万倭国大军。

而且骑兵击溃倭国大军后,不用停留,一路继续南下,把清剿和追击的任务交给1.25万步卒。

而骑兵南下堵在倭国人往南边逃走的路线上。

到时候倭国人右边是大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