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你瞅啥!(1 / 2)

徐继仁点点头,“刚才我看路边有卖西瓜的摊子,就去问了一下,正是这个价。”

“哈哈!”

韩景元突然笑起来,抬起马鞭拍拍陈禹的肩膀,“你说这扯不扯呢,都怪叔,是叔错怪了好人,刚才没伤着你吧?”

陈禹心底闪过一丝恨意!

但脸上还要陪着笑,“没……”

“臭小子,还挺有脑子,也别走着回去了,去后边拉粮食的空车上坐着吧!”

他又转过身,“明天让六子和栓柱、狗剩他们拉一车去县城卖一卖,看行不行,那些个西瓜贩子一个个往死里压价,老子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西瓜,钱全让他们挣了!”

“可不是咋的……”徐继仁连忙附和。

“老徐,咱家现在有多少地?”

韩景元是大地主,没必要为卖西瓜这点小事操心,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稳,他立马将徐继仁叫进屋子,商议大事。

“咱家现在有熟地两千一百七十垧,生地五百七十二垧,林草地三百六十垧,还有七个山头,三个泡塘……”

徐继仁如数家珍,韩景元哈哈一笑,进城一趟,了空和尚那番话给他吃了定心丸,甭管谁坐了龙庭,不照样得靠着我们完粮纳税?

放心大胆的干吧!

怕个溜溜球!

“家里还有多少钱?”

“家里现在有金条四十七斤,大洋二十万两千块,还有去年剩下没卖的苞米、高粱、稻子……划拉划拉也能出个三千现大洋。”

“咋就这么点家底!”

韩景元眉头一皱,端起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昌泰是不是又往外支钱了?”

“大夫人……先前说端午回娘家,支出一千现大洋……”

“这败家老娘们!”韩景元气得把茶杯一摔,“回趟家能花得了一千块?指定都是给昌泰那个王八犊子拿去赌了!”

“老爷,您是不是有啥打算?”

徐继仁见话锋不对,急忙岔开话头,韩景元哼了一声,指指摆在桌子上的《委任状》,“现在你老爷我大小也是个官了,咱当官就得有个当官的样,你从账上支五千块现大洋,去买些枪啊炮的,把左右四邻的闲散汉子都召集到一起,把护田队的架子拉起来!”

“老爷,咱们真要蹚这趟浑水?”

“啥清水浑水的,要想保住咱们这么大的家业,手里没点冒烟的家伙能行?”

徐继仁见他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点了下头,“那我去安排一下。”

韩景元点了点头,没再理会徐继仁,而是摆弄起放在桌子上的一台收音机。

他拧了两下旋钮,收音机里传出嘶嘶喇喇的电流声,伴随着一声娇柔的女音,“我英勇的……取得大捷……”

啪!

收音机冒出一股白烟,烧了!

“操,小鬼子的东西,啥破玩意!”

韩景元使劲拍了两巴掌,收音机咵的一下散了架,他郁闷抓起茶杯抿了一口,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照片,捏着下巴来回端详。

“这小模样是真不赖,配六子绰绰有余,就是吧……嘿嘿!”

晚上陈禹趴在瓜地的窝棚里,用烧剩下的木炭在一块木板上写着各种数字。

眼下老韩家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地主,家里良田千垧,牛马羊过千,家资巨万!

爹活着的时候提起过,早些年杨家营子还是一片荒草地,当年蒙古王爷招垦放荒,老杨家祖辈推着小车过来闯关东,花费十两银子,从蒙古王爷手里“跑马圈地”,圈出八十垧草甸子,几代人勤恳开荒,才置下家业,安家落户,也从那时起也才有了“杨家营子”这个村名。

至于他们老陈家,也是紧随老杨家之后来到这里,靠着一手驯百灵鸟的本事,给蒙古王爷调教出两只会哨的百灵鸟,蒙古王爷一高兴,就赏了他们家十垧地,并把老陈家的几个子侄带到江北王爷府当护卫去了。

从此杨家营子就剩下陈禹他爷爷这么一支守着这十垧地过活,后来子孙繁衍,土地渐分,爹又因为常年劳累生了重病,没法子只能把属于自家的两垧地抵押给老韩家,换了二十块现大洋治病,结果利滚利越滚越多……

至于老韩家,原本是外来户,是光绪年间才搬到杨家营子住的。

老韩家刚来的时候也是穷得叮当响,地没一垄牛没一头,但这家人极其精明,在屯子里支了个窝棚开宝局,想方设法让本村最大的地主杨老尕来耍钱,下套赢光了他家全部的田产、房子、牛羊,把杨老尕逼得上吊自杀了。

夺了杨老尕的家底后,老韩家就此在杨家营子扎下了根,历经祖孙三辈人“励精图治”,短短几十年就从身无分文到一跃成为整个青石县最大的地主,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创业史”了!

不过天道好轮回,现在韩景元的二儿子韩昌泰也成了县城宝局里的“常客”,哪年不得输个千八百大洋?

赌,是他们老韩家的薪火相传。

陈禹脑子里放电影似的回想着小小的杨家营子的历史,时代的浪潮已经汹涌而来,未来如何挑起杨家营子乃至于半截塔乡这个重担,是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栓柱和狗剩这俩家伙纯粹的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