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重回1982,分田到户我先富> 第39章 刮目相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刮目相看(1 / 2)

因为村里盖房都是互相帮忙也有经验,所以也不用人去指挥,各自拿着锄头开始撅地。

后世那会,这块地都没人建过房,所以没人知道这块地的土质。

结果大家越往下挖,土就越硬。

一个多小时后,大工师傅那边终于挖出一个两尺半的深坑。

“陈东昇,这块地可够硬的,如果其他地方也是这样,那只需要挖两尺就行,能省不少功夫,而且后面夯地也能省时间。”

大工师傅找到同样在挖地的陈东昇说道。

“那就先按两尺挖?”

“可以。”

有了大工师傅的首肯,大家干活也有了目标。

只是这地...

好几个人用力挥锄头时,锄头都飞到旁边的田里去了。

好在没伤到人。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宅基地在二十几号人的努力下初具规模。

其余的人则去河里往宅基地这边用壳篮挑河沙。

农村盖房就是这样,你家盖房我去帮忙,我家起房别人也会过来帮忙。

所以即便是没有挖掘机,整块地基出来也快得很。

中午吃饭时,陈东昇家的院子里摆了六张八仙桌。

大家看到碗里油汪汪的笋炖肉片,碗才放下没半分钟,里面的肉就被人夹完。

有些人甚至把肥肉偷偷放进口袋,等拿回去后炼油。

刘香菊炒的小鱼干虽然没放多少油,但也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第二天上午,过来帮忙的人又多了七八个,陈家村的主路上时不时能看到四个挑着大石头的人经过。

这会落地基没人用什么钢筋,基本都是找大石头过来。

较大的石头就敲碎,合适的直接放进地基里。

至于石头之间的缝隙,则用水泥和沙子混合填满。

到了第四天,陈汉军在填地基前特意来到宅基地这边,在四个角上都扔了一块银元。

随着石头和水泥砂浆被倒进去,银元就被留在里面。

这种做法意寓着旺宅。

直到几十年后,陈家村有人盖新房都还有这种习俗。

地基从开挖到回填总共花了六天时间。

后面只需要根据天气按时给地基浇水就行。

陈东昇也终于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只不过他想用青砖盖房的事情最终还是传了出去,陈汉军差点连嘴都气歪了。

地基是落好了,但那么大的面积全用青砖,没个两千块都下不来。

本来陈汉军还想跟陈东昇说只盖一半,但知道这事后,他对陈东昇算是彻底放弃了。

爱咋盖咋盖,反正到了时间就卷铺盖出去。

这天下午,陈东昇给地基浇完水,就挑着吊篓去了河堆镇。

吊篓里装着一大四小五个首饰盒。

陈东昇来到镇上,直接去了镇卫生院。

“三姐!三姐!”

刘晓华坐在医师办公室里看着报纸,听到陈东昇的声音便招呼他进来。

“地基落好了?”

刘晓华起身在旁边倒水随口问道。

刘小鱼辞工的事她早就知道了,对于陈东昇现在能靠卖头绳赚钱,她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这个妹夫只要顾家,那比什么都好。

“落好了,上回你托我的事已经办好了。”

陈东昇掀开吊篓上盖着的干草,示意刘晓华。

“我马上就要下班,你一会去家里吃饭。”

“不用不用,我是过来给你送东西的,明天我打算去江平县,还得找三姐夫帮忙开个介绍信。”

“急什么,一会跟我回家,我给你姐夫去个电话,让他帮你把介绍信开好带回去。”

“真的?!谢谢三姐!”

刘晓华让陈东昇在办公室坐着,自己则去另一个房间打电话。

“三姐,要开两张!”

“晓得了。”

没过一会,刘晓华回到医师办公室,陈东昇在里面等了一会,便挑着吊篓跟刘晓华离开。

欧新军作为河堆镇的书记,所以分到一套两居室暂住。

陈东昇跟着刘晓华回家时,欧新军还没回来,家里只有刘晓华的儿子欧卿云一个人在家。

这里的摆设和陈东昇前世过来时看到的差不多,陈设相对简单。

毕竟欧新军只是在这里干个几年,所以他们没有添设过多的家具。

“小姨父!”

欧卿云这会正上六年级,个头已经到了陈东昇胸口。

“卿云,来吃麻糟。”

陈东昇从口袋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麻糟放在桌上。

欧卿云只是掰了一点,没有多吃。

正如刘晓华说的那样,她家里的这种零食没怎么断过,柜子上的盘子里还有几根。

所以欧卿云也是吃腻了。

“快回房间写作业!”刘晓华提醒欧卿云。

“三姐,那我把东西给你拿出来。”

陈东昇没有因为欧新军不喜欢吃麻糟有什么想法,他倒是想买点大白兔奶糖,但银邑县可没有这玩意卖。

这会的大白兔奶糖产量不高,也就靠近沪市的一些县里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