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昇放下陈幼风时,手都在打颤。
饭后,王菊梅和陈道河两人打算去陈癞子家。
“去他家?是有什么事?”
“你天天跟他在一起还不知道?他买了个收音机!我跟你爷爷去听戏!”
因为刘小鱼晚上不用缝纫机,王菊梅便把门关上锁好。
“你们是回去还是一起过去?”
陈东昇和刘小鱼对视一眼,“你去不去?”
“不了,我带他们回家,还得给他们烧水洗澡。”
“那我过去看看,顺便问问道城爷爷的牛有没有借出去。”
刘小鱼带着两个小的回家后,陈东昇便跟着陈道河和王菊梅去陈癞子家。
虽然大队部有收音机,但那边基本上都是听新闻。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更爱听戏。
陈东昇三人来到陈癞子家时,他家门口已经坐了七八个人了。
王菊梅和陈道河两人带着小板凳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注意力就全在收音机上了。
“哥!”
陈癞子给王菊梅两人倒完茶,立即跑到陈东昇旁边。
“坐会,我去给你拿椅子!”
“不用不用,我就过来看看,待会得去道城爷爷那边问他借牛用用。”
“道城爷爷?他估计一会就过来,你在这等着就好。”
既然人一会要过来,陈东昇也不纠结,自己跑屋里搬了把椅子坐在一群老头老太旁边跟着听戏。
收音机里放的是花鼓戏,打铜锣补锅。
陈东昇前世也常听。
正如陈癞子说的那样,陈道城没过几分钟就拿着小板凳朝这边快步走来。
陈东昇打过招呼后,递上一根烟说了借牛的事。
“明天直接去牵就行!”
陈东昇大喜。
有了牛,那犁地的速度要比他自己翻快多了。
最主要的是没那么累。
陈东昇继续听了一会戏,又给陈道城递上一根烟后,便起身回家。
第二天一早,陈东昇帮陈东微把桌子搬去他的宅基地那边,便回家拿了木犁去陈道城家牵牛。
“道城爷爷!一会用完我给你还回来!”
陈东昇给陈道城塞了两包之前落脚时没用完的沉香烟,便去牛棚拽着水牛的绳子离开。
到了地里,陈东昇把套头套好,然后扶着木犁喊了一声,“走咯走咯!”
听到陈东昇的喊声,水牛迈动步子,慢悠悠地朝着前面走去。
水牛身后,陈东昇一手扶着木犁,一手拉着绳子跟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农村的牛都会犁地,所以陈东昇不用怎么去控制方向,水牛就会自己沿着田边走直线。
这边的地没有水,所以走起来要比昨天的水田好走很多。
遇到需要拐弯的地方,陈东昇轻轻拉一下绳子,“拐弯儿!”
水牛走到田埂的拐角,顺着边边转了过去。
一亩地犁完后,陈东昇牵着牛带着它去一旁休息。
不管是不是自家的牛,也不是可劲用的。
大概休息了十几分钟,陈东昇继续牵着牛回去犁地。
他的这块地只有一亩半,加上陈东乘那一亩,总共才花了两个小时出头就犁完了。
这也是因为这块地较为松软,否则没四五个小时都犁不完。
犁完后还需要耙,陈东昇打算等两天。
将牛还回去后,陈东昇直接去了陈东微的宅基地那边。
宅基地这边,有些人正陆陆续续过来。
陈东微看到陈东昇赶来,连忙塞了两包烟给他,让他帮忙散烟。
没过一会,来帮忙的人基本都到齐了。
吉时一到,陈东昇帮忙用烟点着鞭炮,大家便开始挖地基。
不到半个小时,所有人都放下锄头,三三两两朝着陈汉军家里走去。
中午的饭菜和陈东昇那天开工的样式差不多,只不过唯一一碗带肉的菜,肉却少了很多。
陈东微可舍不得去黑市买一块八一斤的肉。
今天来帮陈东微的人和之前来的人数差不多,不少人前段时间还来过。
所以看到端上来的肉菜,大家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在心里早就拿两人开始比了。
毕竟是两兄弟,落脚的时间也没差几天,哪怕村里人盖房子落脚都是割的一斤肉,但凡事就怕对比啊!
所以午饭过后,大家在前往宅基地的路上时,有些嘴闲的人就开始讨论了。
“你们说陈东昇那天落脚的时候,应该是割了两斤肉吧?都是兄弟,怎么陈东微才割一斤肉?”
“还能为什么,陈东昇买了那么大的宅基地,不得好好显摆显摆?”
“我看是,之前陈东昇不是不往家里拿钱吗?难不成转性子了?”
“什么转性子,估计是刘小鱼自己的钱,为了给陈东昇撑脸面!”
一些人聊着聊着,话题就歪到陈东昇那边去了。
毕竟陈东微的做法只能说是正常,但陈东昇却不一样。
地皮买得大不说,还要盖全青砖的房子。
整个陈家村,也只有大队部办公的地方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