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罗马、希腊,在西域的国家他们也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
课堂休息,也让汉武帝有了消化的时间,虽然早知道西方有国家,但他一直对西方国家,没有什么概念。
但林啸这堂课,从教育入手,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平行于东方的西方世界,也在默默发展耕耘,尤其是这教育体系的搭建。
证明那边不但有人,也有相对成熟的国家。
这对大汉,到底有没有威胁?
“陛下,全民教育,竟然是从西方那边传来的……他们怎么可能搞全民教育?”
董仲舒更是从全民教育四个字,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威胁。
教育又不像是军队!
大汉王朝搞个全民皆兵都山穷水尽了。
全民教育这更加复杂更加耗费资源的事情出现在西方,让他们这群读书人的代表,也有些寝食难安。
“原来……是全民教育打败了科举制!”
“这怎么可能办到啊……全民教育,那得需要做出多大努力。”
李世民同样感觉到了这里面深深的差距。
“陛下,臣觉得,不应该杞人忧天。林啸他不是说了么,他们全民教育,对标的是清朝。在我们这个时期,他们搞的也是少部分人的科举制吧。”长孙无忌立即宽慰。
“可……辅机,你也看到了。就一千年,他们就从贵族教育,做到了全民教育。而同时代的大清,科举制也用了一千多年,也还守着科举制,没发展出全民教育……这岂不是说明,我们从大清,就开始落后了?”
“那个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
“他们那边的国家,竟然能开放全民教育?”
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但李世民也不禁想要找到人家后发赶超的原因,然后,他算是找到原因,可工业革命这几个字,他仍旧搞不清楚里面的含义。
怎么别的国家,一下子就能搞全民教育了呢。
“我们……是被他们的全民教育所打败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清朝,慈禧也算听进去了这堂课,双方教育发展历程一对比,她都能轻易看出大清与列强的差距。
西方的教育,比他们领先了一个版本!
这更是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他们大清不如别人。
“所以,终于说到了我们大秦为什么会灭亡吗?”
比起其他人来,始皇就算彻底打起了精神,所谓的教育、科举制,在他看来在大秦还不实用,他迫切想要搞清楚大秦灭亡的原因。
然后,好着手去干,去改。
至于什么刘邦项羽等反贼,命令虽然已经发下去了,但大秦那么大,谁又知道什么时候能抓上来?
秦始皇更倾向于,他在朝堂上,能立即做出改变的东西。
“李斯、冯去疾,扶苏,你们接下来的课,要好好听,好好记……对了,趁着现在,赶紧上个厕所,一会儿别被尿憋到了。”
想到接下来林啸这堂课的重要性,始皇都有些尿急,用了一下林啸课堂上常出现的上厕所一词,自己也赶紧走开去上厕所了。
课间十分钟,很快过去。
林啸带着朱小章、黄巢、赵星野三个学生进来的时候,七年级三班的同学,就很期待。
显然,又想到了上一堂课的特别节目。
朱元璋、李世民、秦始皇看到这一幕,脸色也有些变化。
“同学们,上课!”
“老师好!”
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林啸再次笑吟吟的上课。
“同学们坐下吧,因为接下来学校的特殊安排,这一周的两节课,我连上了。然后,我继续上一节课的内容……”
林啸并没有一上来,就让三人表演,而是稍稍介绍了他连堂原因,和接上上一堂课。
“上节课,我们讲到,西方全民教育打败了我们这边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并且,也说了,他们那边的选人用人和教育,走的是双轨制……”
“全民教育不用说了,算是西方自大航海时代后,找到了新版本,领先了我们一个版本,也算资本主义带来的副作用……不管他们基于什么原因,总之,是让全民接受了教育。”
“但……他们选人用人的制度,仍旧停留在察举制,直接是落后了我们两个版本!察举制很简单,在美国,欧洲等地,你们通过看电影也知道了,想要上名校……还是要老师的推荐信!”
“想要从政当官成为史密斯专员,还是要通过当律师,广积累人脉,然后得到别人的推荐,才能被选成议员,进入从政之路……”
“且不说,他们通过怎样的居民自治,选出议员是不是公平。单单看这些形式,是不是和我们的察举制差不多,察举制是看谁孝顺……这些人能当议员,也是看他们当上议员后,能否孝顺选民……”
“可结果呢……”
林啸简单的对西方选人用人制度举了个例,收了一个尾。
对此,他也没扩展太多,让学生们了解就行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更不用说,察举制一出来,他们都知道坏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