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34章 生产队的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生产队的驴(1 / 4)

秦文海走后,杨翊打量起这间办公室来。

虽然是资料室,但是有一半都摆了柜子跟架子。

剩下的空间,中间放了一个大桌子,就是他面前这个。

这间办公室的整体空间跟传达室应该是一样的,但是真正可以活动的空间比传达室要小不少。

也就过了两分钟不到,秦文海去而复返。

他将一沓资料放在杨翊面前,“杨老师,这是历史系进来的一些资料,你看能不能翻译出来。”

杨翊看着面前的英文资料,嘴角抽了抽。

他满以为秦文海叫他过来,就是确定工作调动之前进行一番面谈,或者说是面试也行。

谁曾想,秦文海跳过所有流程,直接把他拉过来,然后就给他派活了。

此时此刻,杨翊心里闪过一丝后悔。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资料室的未来,这不是妥妥生产队的驴嘛。

见杨翊发愣,秦文海推了推眼镜,脸上的老皮子挤出一丝笑容,“杨老师,有难度么?”

“我看看吧。”

这一沓资料里面,总共有五篇文章,都是早期外国学者对东方历史的研究资料,研究对象主要是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

杨翎挑了一篇题为《中国反封建斗争思想研究-以社会性质为核心的考察》的文章出来。

这篇文章的原文篇幅应该非常长,但是他拿到手里的只有十页,内容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以及阐述”开始。

大致把第一页浏览一遍之后,杨翊转头对秦文海说,“秦老师,纸笔。”

“哦,好。”秦文海连忙找来纸笔。

接过纸笔,杨翊就开始写。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形成】

【1926年蔡和森努力将“半殖民地”、“半封建”联合使用,1929年二月中g首次完整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表达中国社会性质……】

翻译这种学术文章,对杨翊来说是有些难度的。

里面的一些专业用词他不太熟悉,而且翻译这个也不像翻译小说那样有“看过译文”的加成。

所以,他翻译的速度偏慢,跟翻译小说的速度完全不能比。

好在不是理工科的文章,要不然的话,碰到那些专业词汇,杨翊只能抓瞎。

但是看在秦文海眼中,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见杨翊提笔就开始译,中间没有什么磕绊,速度非常快,他十分意外。

秦文海之所以觉得杨翊翻译的速度快,是拿英语系的那些老师来比的,放在英语系的老师里面,杨翊的翻译速度也是中等偏上的。

至于翻译水平如何,秦文海没办法做判断,因为他英语也不行,不然的话,平时碰到需要翻译的资料,也不至于还要求助英文系的老师们。

站着看了一会儿,秦文海去给杨翊倒了杯水,然后也在旁边坐下了。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办公室里面又来了个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同志。

她是资料室另一位资料员,名叫林莹。

见到办公室多了个人,林莹有些疑惑,随后又认出来多的这个人是东门传达室的小杨。

等林莹看到杨翊正在翻译英文文章,她顿时明白了什么。

她朝秦文海看了看,后者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起身把她拉了出去。

到了门外,林莹问道,“秦老师,是你请他过来帮我们翻译资料的么?”

“不是帮忙,杨老师以后就是我们同事了。”

“他从传达室调到我们资料室了?”林莹有些诧异。

“程序还没走,不过问题不大,我先把他抓过来干活了。”

林莹朝里面看了一眼,又问,“他翻译水平怎么样?”

“速度不错。”秦文海笑了笑,又想到件事,“对了,他翻译的小说,上了《世界文学》。”

“真的么?”

“真的,一会儿你拿一本最新期的《世界文学》看看就知道了,第一篇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就是他翻译的。”

对于秦文海的话,林莹当然不会怀疑,但是这事听起来有点离奇,一个传达室的门卫,他的翻译作品竟然上了《世界文学》。

林莹平时也在学英文,想着为资料室分忧,但是学了之后,她发现英语是真的很难。

学了几个月了,林莹的水平还是一塌糊涂。

听到杨翊的事迹,她都有些怀疑自己的智力了,人家学英文怎么这么简单,到她这里就这么难?

不过资料室多了一个能翻译的人才,林莹也是十分高兴的。

他们资料室恢复正常开放之后,工作一直展开不顺,特别是这些外文资料的收集、整理,不是难不难的问题,是根本无从下手。

有些文献,他们也看不懂是什么,先要拿过去找英语系的老师帮忙看看,才知道大概内容。

有时候,拿过去的文献没有任何研究意义,就白忙活了。

现在杨翊来了,翻译先不说,他至少可以对这些收集来的英文资料进行筛选以及分类了。

而且,原本资料室人员就紧张,很长时间就只有她跟秦老师两个人,别说是英文资料了,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