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115章 有人模仿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有人模仿你(1 / 2)

对于杨翊的生活状态,陈村十分羡慕。

陈村最向往的,就是在图书馆工作,每天有一大堆书看。

听到他这话,杨翊就知道他肯定不了解图书馆的工作。

在图书馆,大部分的职位都是没什么时间看书的,在杨翊看来,还不如陈村现在的工作。

虽然陈村的工作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但至少是清闲的,想要看书有的是时间,唯一比不上图书馆的,就是接触不到那么多书。

但是这也无妨,反正他经常去《上沪文学》编辑部,可以在作协蹭书看。

杨翊工作时间虽然短,但是工作强度一点都不低,他每天进了资料室,从早到晚上,就没有多少休息时间,经常还会把资料带回家。

要是换个人,估计都要抱怨工作太多。

秦文海对杨翊管得松,一方面是秦文海是个好领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翊干的活也确实多。之后他们又聊起来《沿河而下的人》,陈村好奇道,“周亘到底是不是活了一万多年的人?”杨翊还没回答,叶辛就笑道,“是或不是,有那么重要么?这篇小说的重点也不在这儿。”“我知道这其实不重要,但就是好奇。”

陈村的想法,也是大部分普通读者的想法,有部分人就在批评《沿河而下的人》,有些故弄玄虚。这些人认为,要么就说一切是周亘杜撰的,要么就说周亘真活了一万四千年,偏偏,小说里面没有给任何答案。

没给答案就算了,小说里面还埋了一些线索,草蛇灰线,引导读者猜测,让人抓耳挠腮的。杨翊笑了笑,“其实我也不知道。”

“了解,了解。”陈村点头,随即又笑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关注到,有一些模仿木羽的小说出现了?”

“是么?”杨翊好奇道,他没关注到这一点。

“嗯,前段时间我读了《甘省文艺》上的一篇小说,典型地在模仿《棋王》,写的是个厨师的故事,说是一个厨师,祖上是御厨,他对吃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痴迷。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食材,他根本没有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后来,他潜心研究,用榆树叶、柳树叶以及狗头蒿做成了一道绝品美食。”杨翊皱了皱眉毛,“这能好吃么?”

陈村笑了笑,“我也没吃过,不知道,反正小说里面大家都爱吃,而且是吃一口就想要吃第二口。这道菜,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平步青云。吃了这道菜,能够步步高升。不过这道菜光顶肚子没有营养,有些人就越吃越瘦,而且越吃越想吃,戒不掉的那种,最后有人就因为吃多了,给饿死了。出了命案,厨师就被抓起来,厨师辩解说,那人死了不是因为吃平步青云吃死的,而是因为不吃其他东西,所以才死的。因为他说的有些道理,最后就把他放了,主要是因为有些官员吃过平步青云,也已经戒不掉了,厨师要是被抓起来,他们也没有办法再吃到平步青云。”

听完陈村说的,杨翊有一点点懵,听起来,这小说有点东西,但是又不多。

说它有点东西,是因为这种设定,让杨翊看到了一点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说它东西不多,是因为它只是魔幻,不太现实。

相较于魔幻现实主义,它更像是志奇小说,一些地毯小说就是这种风格,看来这些省级的文学杂志,稿子质量也不怎么样。

“其实题材倒还好,现在很多人写作方式,有点模仿《沿河而下的人》。”

叶辛点点头,“确实如此,我看了好几篇小说,行文风格有点偏向《沿河而下的人》。”

“其实我自己最近写东西,也有点受影响,不得不说,《沿河而下的人》有一种特别的魅力,看的时候,其实也没感觉行文布局有什么特别巧思,但是回头一想,又觉得这样写还真特别。”

“可能是翻译做多了,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习惯吧。”

“也可能,不过其他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作品,我也看过,感觉还是不太一样。”

杨翊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因为这就涉及到语言的变化了。

一种语言,在跟另外一种语言相遇的时候,肯定是会互相影响的,自白话文运动之后,中国的语言就一直在调整,这种调整既根据自己的内核调整,也在根据外来语进行调整。

这其中,自然是有个过程的,杨翊写作的习惯,相较于当下的作家们写作的习惯,至少在语言的变化上,处在下一个更完善的阶段。

所以陈村他们会觉得,杨翊写的东西更简洁,更有效,而且跟其他西化的写作方式又不同,没有那么矫揉造作。

不管是纯文学,还是通俗文学,这么多年来,大家其实都是在朝着一个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向走,所以当《沿河而下的人》出现之后,作家们自然而然地想要学习。

只不过这些杨翊不好给陈村他们解释,只能说是翻译多了的影响,事实上,这种语言变化,可不仅仅是其他语言的功劳。

叶辛这时正好抽完一根烟,他将烟屁股往地上一踩,笑道:“木羽,你最近有新作么?”

杨翊摇摇头,“最近没有。”

前段时间他一直在忙《沿河而下的人》英语版的事情,也没有花心思在新作上面。

“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