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报仇(1 / 3)

高氏她们启程后,金瑞鑫就主动要求请苗秀才带自己去当初苗思熙准备好的窑洞看看,打扫一下卫生,才能尽早搬过去。

王福祯让她不要心急,可以在家里多住几天,等搜山的人走了,再搬过去也来得及,现在住在一起,她们小姐妹也能一起说说话。

但里正媳妇却觉得搬不搬的还在其次,还是早点儿落实好住处,把各种手续都补齐全了,才是正经事儿。

金瑞鑫也是这么想,落实手续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担心再不带人去找那个地道的入口,郎中可能就在里面活活闷死了。

要是不抓到郎中,让她自己带着孩子住在山上,她也不是很敢。

最终在金瑞鑫的强烈要求下,里正媳妇在家里帮忙照顾苗靖琦,苗秀才和王福祯则陪着金瑞鑫去看当初苗思熙提前凿好的窑洞。

从外面看只有一孔窑洞,窗子和门都不小,但是很结实。

本来以为苗思熙时间有限,只来得及凿了这么一间窑洞的,但打开门一看,里面却是别有洞天。

苗思熙也考虑到了只有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山上的安全问题,所以这间只有灶洞和土炕的窑洞只是个幌子。

真正住的地方是在堆柴火的架子旁边,那里有一个暗门,门是从外面往里推的,人进去后,用苗思熙特制的工具卡到门和旁边墙壁的卡槽里,就是个能抗重千斤的顶门神器。

从这个门进来后,有一些诸如扫把、梯子、镰刀、簸箕之类的日常用具挂在墙上。

还有三个大概半米高的带盖水缸,有两个是空的,里面都放着半个葫芦的水瓢,还有一个水缸,打开盖子后,里面是满满的小米。

既然连粮食都准备好了,看来如果苗思熙没有丧命的话,估计这个时候也是要带着金氏和孩子搬出来住了。

金瑞鑫这么想着,就听到了王福祯的啜泣声,苗秀才心里也不舒服,让金瑞鑫自己查看一下里面的情况,他带着王福祯从墙上拿了工具,先去打扫外面的厨房了。

是的,外面这个带土炕和灶台的窑洞,就是苗思熙准备的厨房。做饭是要冒烟的,这个隐藏不了,还不如正大光明的摆出来的好。

现在金瑞鑫看的这个带水缸的房间其实身兼数个功能,一个是粮食窑,一个是连通各个房间的通道。

水缸对面有三个门,打开左手边第一个门,里面是口水井,水井旁边放着一个打水的木桶和两个大木盆。

这房间除了门口的水井地势比较高外,越往里走地势越低,靠近墙壁的那边还有两级台阶。

顺着台阶走下去,可以看到上面有通风孔,台阶这里拉着晾衣绳,下面还有个渗井。

打开中间的门,里面有土炕、炕柜、桌椅、立柜等一些生活设施,打开立柜,里面挂着全新的四季衣裳,男的有四套,一季一件,女的有八套,一季两件。

炕柜里面除了两套被褥外,还有三块布料,摸起来十分柔软,看来是苗思熙为孩子准备的。

桌上有煤油灯和蜡烛,墙上有烛台和挂煤油灯的挂钩。

这是个套间,里面还有一个门,推开门之后,里面有一个大浴桶和两个小马桶,看来这是准备当做浴室和洗手间来用的。

这里还有有个门,跟刚才进来的地方一样,是用特制的工具卡到门和旁边墙壁的卡槽里顶住了。

外面估计就是方便他们从后面出入,或者临时躲祸的地方。

再打开右手边的门,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金瑞鑫估计,这里要么是苗思熙准备用来当书房的,要么就是给孩子长大后准备的住处,只是还没来得及收拾,他就不在了。

不知道苗思熙是怎么设计的,就算关上了房间门,也并没有觉得压抑和憋闷。要是他没有死的话,有钱有房,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应该能过得很好。

可万般皆是命,半点儿不由人,就像她也想不到自己怎么就会从好好包租婆的日子,突然穿到了那本坑爹的小说里一样。

既然苗思熙和原主金氏享受不到这间窑洞了,她就代为接受了。以后等苗靖琦长大了,她也会告诉苗靖琦,她的父亲为了给她一个好的生活,到底有多用心。

金瑞鑫从里面走出来,看到王福祯还在抹眼泪,这样一对比,好像显得自己对苗思熙的感情有些太淡漠了。

只能硬挤了几滴泪出来,然后用手背摸了摸鼻子,说:“里面都挺干净,不用怎么收拾了。你们也别忙了,这里地方也不大,我搬过来之后,慢慢收拾也来得及。”

王福祯拉着金瑞鑫的手,走到堆柴火的架子边,说:“鑫妹子,你别难过。我们刚才看了,这里头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啥都有,苗大哥想得真是很周到呢。

他肯定是希望你们母女能把日子过好了的,咱们还得往前看,把日子过好了,把娃娃带好了才行。”

金瑞鑫点头,说:“我一定会把日子过好了的。福祯姐,我今天就想把东西搬过来。

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夫君准备的,不止外面有锅碗瓢盆,里面有粮食和衣服被褥,就连水井和马桶都不缺。

你们真的不用担心我在这里的生活的。我想带苗苗来这里感受一下她父亲对她的用心。”

还有再拖下去,郎中就要在没有气孔的地道里憋死了。

三人商量好后,重新锁好了门,一起下山去了。

等再次过来的时候,还是苗秀才夫妻陪她一起来的。

王福祯扶着抱着孩子的金瑞鑫,苗秀才帮她拿着包袱在前面带路。

从苗秀才家到金瑞鑫的新家,一共有三条路。去的时候是一条路,基本上走个十几米就有一户人家。这条路有点儿绕远,但是比较安全。

回来的时候是一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