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盗墓贼为了方便自己从里面运东西,还给入口处修了简易的楼梯。
沈斯珩走在最前面,拿着强光手电照着周围的墙壁,“这里应该是墓道,两边还有壁画。”
走在最后的郝正初也看到了两边儿墙壁的壁画。
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虚心请教:“这些壁画讲的什么?”
沈斯珩的声音伴着回音,从最前方传来。
“一边是墓室主人的生平,一边是墓室主人的愿望。古人都有长生不老的夙愿,因此大多数主人都会请人在墙壁上画一些死后得道成仙的故事之类的。”
夏曈停在一处,仰着头看了半天,喃喃自语道:“我一开始见到火龙油以为是一个北宋年间的古墓,但是想想出土的文物又对不上号,看这壁画我明白了……”
沈斯珩回头扫了一眼她正在看的壁画,“嗯?明白什么了?”
“这位是明末一位将军,曾经镇守过东北,后来因为自己作战不利被贬到了江城。这么看来,他对北宋时期在辽国盛行的防盗墓机关‘火龙油顶’有所耳闻就不奇怪了。”
夏曈一边说挪动着步伐往后继续看。
“他在壁画里只描述了自己当年作战时是多么骁勇,只是苦于没有军饷,士兵天天饿肚子,到了冬天士兵们连件棉衣都没有,反观对方的士兵却个个精神抖擞……唔,看来他对自己失败是非常不服气的。”
唐半夏评价道:“明崇祯帝的确是出了名的小气。”
游弘翊对这段历史也有所耳闻,“其实他明明国库里还有不少钱,但是他就是舍不得给前线将士们花,最后搞得人心涣散。”
走在最前方的沈斯珩指着对面一处壁画道:“确实,你看这墓主人在另外半边的愿望里就画了,希望能和对手真刀真枪的再来一次。”
“你们好像都多少懂点儿历史。”走在最后的郝正初有些忧伤,“所以说到头来没文化的好像只有我?”
墓道尽头,墓室大门早就被盗墓贼打开了,断龙石也被挖走了。
沈斯珩走到古墓的正门仔细端详,“这门和盗洞都是用机器挖开的,而且应该还是重型机械。”
“这里被挖开过?”郝正初凑过来仔细看了一眼,“这盗墓团伙还挺小心,看样子他们这是把之前在这里挖出来的盗洞重新填上了?不过这么大一工程,我们刚才在外面怎么没注意到他们的挖掘痕迹?”
沈斯珩:“他们也不傻,为了不让人发现端倪,回填完肯定在外部用植被做了伪装。”
从正门进去往里走,又是一段墓道。而这段墓道的尽头中甲摆着一块墓碑,上面写满了碑文。
团队中唯一的考古系夏曈见到碑文立刻走上去研究碑文。
她站在墓碑面前仔细看,其他就站在一旁,也不敢打扰她。
约莫过了十分钟左右,她轻声开口:“墓主人是明末袁崇焕将军手下的一员大将,名叫高振旗。高将军被魏忠贤余孽陷害,收了兵权并罢去了所有官职。清军攻入山海关的那一天,高将军突发旧疾含恨而终。”
确认了墓主人身份之后,大家继续前进。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一个开阔的地方,这里看上起四通八达,除了五人从墓道进入的这个门之外还有三个门,分别是左右两侧以及墓道正对面。
开阔地的中间是一个用青砖垒起来的台子,而台子的中间一竖道却全是土。
沈斯珩看了一眼中间的台子,介绍道:“这里就是“金井”(注1),两侧应该是左耳室和右耳室,墓主人生前的心爱之物和陪葬品一般都会放在这里。除了主棺中那件墓主人最心爱之物外,这里也是盗墓贼最爱光顾的地方了。”
大家跟在他身后分别对左右耳室进行了查看,发现这里几乎被洗劫一空,剩下的也基本上都是盗墓贼认为不值钱的瓷器了。
夏曈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咬了咬下唇,“真是太可惜了……这可是明朝的瓷器啊!每一件都很有研究价值啊!”
沈斯珩淡声道:“所以我们才要将这些盗墓贼绳之于法。”
“现在就只剩下前面这扇门我们没有去过。”游弘翊指着面前这个紧紧关闭的大门问道:“我们还要继续下去吗?”
夏曈摇摇头,“这个主室的墓门用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门锁,如果没有解锁的图谱配合,这把锁是根本打不开的。”
沈斯珩紧接着说道:“这道墓门的建筑结构也很奇特,墓门的拱梁和墓室顶梁是一体的,如果硬破这道墓门就会造成墓室顶梁坍塌,我们五个人有可能一个也跑不了。我建议咱们先撤出去,这个墓后期的保护性挖掘还是交给江城大学历史系的考古队来完成吧。”
这两人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都这么说了,剩下三人自然是没有异议。
五人远路返回,很快就安全回到了地面。
郝正初回望着刚才出来的洞口,喃喃地说:“进了一趟古墓,跟做了个梦似的。”
唐半夏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我以为会看到一些尸骨,还想偷偷拿一块回去研究一下看看。”
“唐法医。”沈斯珩站在她身后幽幽地说,“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
几人站在门口聊天时,游弘翊一直盯着洞口及附近。
等沈斯珩喊他往回走时他才回过神,走过来拍拍郝正初肩膀,“老郝,回去之后好好查一下这个烂尾工程是哪家公司的,承接单位又是谁,这些人一定跟盗墓案有关!”
“还有,既然沈队说墓室大门是被专业重工机械破开的,那给这个承接公司提供重工机械设备的企业也要查!”
郝正初正色道:“好,我回去立刻查!”
五人从洞口区域离开后翻越到山体的另一侧,发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