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楚楚哼笑一声,心道果然如此。她问:“那宅子在哪里?”
红衣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递给徐楚楚。徐楚楚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地址,位置挺偏僻。
她点点头:“好,你做得不错,回头我让王爷赏你。”
她倒是想自己赏,可她手里的钱都被赵怀璟拿走了,至于从赵怀璟那里顺到那点钱,她还要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红衣比紫衣老实些,闻言连忙摇头:“奴婢不敢。”
徐楚楚收起纸条:“好,你去休息吧。”
红衣告退出去,刚走到门口,徐楚楚想起一事叫住她:“这事你没有禀报王爷吧?”
红衣摇头:“并未。”
徐楚楚点点头,让人走了。
红衣走后,徐楚楚坐在蒲团上,手肘撑在小几上,手托腮有一搭没一搭地想了半天,最后决定,这妇人既然都找到她头上了,她索性推她一把。
估计这两日侯府就要来人接她回去了,回去后罗蔷少不得要找她麻烦,她索性先给罗蔷找点事做。
那妇人看起来不是个软柿子,兴许能让罗蔷碰一鼻子灰。天气渐渐热了,吃瓜看戏败败火。
想到这里,她立即把紫衣喊来,附在她耳边仔细交代几句,紫衣虽有些惊讶,但还是应下了。
*
徐楚楚猜想得不错,又过了几日,安平侯府的人果然来接她回侯府。
之前流言四起时侯府随意派了个小厮和丫鬟来接原主,这次却是徐管家和曹嬷嬷亲自过来的。
曹嬷嬷年近五十,身材又有些丰腴,爬一趟山不容易。
但她气喘吁吁见到徐楚楚仍笑得合不拢嘴,气都没喘匀就笑着告诉她,琅琊王府那边已经定好大婚的日子,在六月初一。
徐楚楚并不惊讶,赐婚的日子提前,大婚的日子自然也会提前,若不是要顾及礼法,她觉得赵怀璟恨不能立刻把她娶回王府,好救他的白月光。
她让二人先歇着,自己去跟方丈和道长们一一告别,然后便跟着侯府的人慢悠悠下山,坐着侯府的马车往内城而去。
回府的行李和来时一样,简单的两个包袱,只是多了紫衣红衣两个侍女。
等到了安平侯府门外,徐楚楚掀开马车帘子,对一左一右守在马车旁边的二人道:“这些日子有劳二位了,我已平安回到侯府,你们可以回去复命了。”
紫衣却道:“回小娘子,王爷让我们二人贴身伺候您。”
既然是琅琊王的人,徐管家二人自是不敢多说什么。
徐楚楚无奈:“只能留一个。”
紫衣二人对视一眼,紫衣留下,红衣回王府禀报去了。
马车进了侯府大门,穿过前院,在垂花门前停下。
徐楚楚从马车上下来,看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
唉,折腾一圈,回到原点。
她认命地一拖二,带着行李回了自己的小院。
回到小院,这才发现院子里新移栽了几株花木,就连门窗都新刷了漆。
她心内嗤笑,看来琅琊王妃的名头还真是好使呢!
眼看着婚期定下,安平侯夫妻和徐伯康的心终于落到实处。
可能是良心发现,也可能是有意弥补与徐楚楚的关系,徐楚楚回府的第二日是衙门休沐,曹氏特意办了场家宴。
安平侯子嗣不丰,侯府主子关系简单。
安平侯有一妻两妾,但曹氏有手段,安平侯的两房侧室均无所出,所以安平侯只有曹氏所出的两个嫡子。
长子徐伯康除了房中伺候的几个丫头和通房,身边只罗蔷一人,膝下只罗蔷所出一子一女,外加徐楚楚这个庶女。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
次子徐仲方有一妻一妾,育有两子一女,这些年一直携家眷外放地方任职,不在京中。
所以安平侯府长住的主子,除了安平侯夫妻,只有徐伯康这一房。
往常的家宴,都是安平侯夫妻坐上首,徐伯康夫妻坐一侧,徐书轲兄妹坐另一侧。徐伯康坐安平侯下首,徐书轲坐曹氏下首。
而今日徐楚楚第一次参加家宴,曹氏亲热地拉着她,让她坐自己旁边的位置,即原本属于长孙徐书轲的位置。
对面徐伯康两口子都吃了一惊,徐伯康还好,罗蔷的脸色顿时黑下来,借着袖子的遮掩,伸手在徐伯康手肘上狠狠掐了一下。
这一下用了力,徐伯康表情险些没绷住,好在很快收拾好表情,只转头瞪了罗蔷一眼。
徐楚楚看在眼里只作不知,依言在曹氏身旁坐下:“谢祖母。”
说完,抬头看着罗蔷,冲她莞尔一笑。
一个座位而已,她的好嫡母这就受不了了?这才哪到哪,大婚之后她便是郡王妃,甭说她罗蔷,就连安平侯见了她都要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