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官山海> 第二章 诡面三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诡面三君(2 / 3)

子真是辛府的大贵人呀,臣敬您一杯!”

辛忠这番话说得漂亮,直接阐明刚知此事,这样招待不周的罪名就不至于落在辛府头上。

“辛大人言重了,我也是顺路经过,听闻严大人在此办案受伤,急需‘烛黄草’入药,刚好我这有,举手之劳无足挂齿,各位不必挂于心上。”

呵。辛音冷笑一声。

这句话简直断了后面敬酒的说辞。

但座上何许人也?不说父亲母亲,就哥哥姐姐们,哪个不是人精?生在这样的家族,即是不进仕途,场面话谁还不是信手拈来。

所以很快饭桌又热络起来,东一句西一句的,酒盏也是满了又空,空了又满,这话茬生生就没落下来过。

“……是呀,下个月就是太女生辰了,听闻这次请柬送到了氓山以北的戎族部落,戎部也表示会派使者到贺,看来是个大场面呀。”

“可不是,听闻这次群臣觐见,就连九品县令都在邀请范围内,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辛良骏也打开了话匣子,桌上几人在闲话之于也开始聊政事,辛家几人本就是朝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就连久不入仕的辛母申蔓芸、辛珺月也难得的附和两句。

“是呀,话说回来,安平郡主可是收到请柬?”

三皇子冷不丁的把话转到辛音这边,辛音一惊,差点被嘴边的烫茶呛到。

“额……臣女收到了,殿下也知臣女玩性大,一时搁置就忘记了,还未来得及打开。”

辛音也算实话实说,同时也在奇怪怎么太女生辰的请柬会是三皇子送来?

“那安平郡主可得收收性子了,这请柬可不只是‘一道请柬’这么简单。”

聿璟珩笑着抿了一口酒,似乎想起什么一样,笑意只增不减,末了清咳两声,勉强止住。

“殿下所谓何意?”

辛音右眼皮突突的跳了两下,顿感不妙。

果然三皇子转头看向辛忠:“不知辛大人可听说过‘官山海’?”

此话一出,辛音先是一惊:这时间不对,怎么快了这么多?

前世的“辛音”告诉过自己,大兴盐铁制度的改革发生在‘卫门大战’后,‘卫门大战’起因就是卫门一带的商贩向外出口茶、盐制品,商品随着水道一路北上,中间转手多次,最后竟是销到戎族部落,戎族一口咬定这批茶、盐是伪劣制品,要求归还用于买卖的钱财。大兴自是不肯,但由于中途辗转多次,商贩为避罪嘴里也不说真话,就这样查来查去都查不出完整的证据链,戎部看准时机,借口发兵讨兴,这才有了‘卫门大战’。

‘卫门大战’后,皇帝便下令改革盐铁制度,誓要将盐铁买卖握在国家手里。

这才有了‘官山海’。

倒是辛忠,他才不知前世的弯弯绕绕,一下就知道了七七八八。

当今皇帝力行改革之变,据说这盐铁生意就是其中一环。盐铁商贩越做越大,其中暴利不言而喻。但暴利之下,是一家又一家的制作标准,贸易之时诸多不便;其次,商品好劣混卖,缺斤少两,劣币驱逐良币之事频发,地方衙门已经上报过数起大型案件,事态严峻。

皇帝此番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将盐铁私营改为盐铁官营,这样不仅统一了盐、币规格,也能将财富集中在国家,一举两得。

也有传闻,皇帝特令此事不可铁碗行事,只得行柔水之策,故欲设‘官山海’,游说商贩,令其主动放权。

涉及新法和盐铁,滋事之重不言而喻,所以迟迟没下文书,何况朝臣个个都是人精,一切只当听说罢了。

“殿下是说,这盐铁制度改革已成定局?”

辛忠虽是疑问语气,但心里已经确定这是一场必行的改革,他的眼前,似乎已经出现未来的硝烟。

“嗯,旨意就在这几日了。”

“可这与小女,又有何干?”

辛忠还是没想明白,辛音才十五岁,十五岁的孩子,干得了什么?

“辛大人,不要妄自菲薄啊。”

三皇子依旧保持微笑:“看安平郡主的样子,怕是已经猜到了。”

桌上的眼睛望向辛音,辛音只得硬着头皮,斟酌开口:“我在太学里是有听闻,说皇上会派官家子女随皇子皇女游学天下,这‘官山海’怕是会在队伍之中。”

‘游学制度’是大兴历来的传统,每年皇帝都会挑选一两个月让子女们去各州各县体察民情,为的就是让他们更亲民爱民,知道什么样的治国之策更有利于民。当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监督,州令县令一年的活计考察,就在这一两个月、皇子皇女们的‘谢乡游记’之中。

“我这次,确为此而来。”

三皇子收起笑脸,语气严肃起来。

用‘我’自称,看来是有求于辛府辛。音可不认为聿璟珩这么好心,能特地来提醒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