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这家伙,仿佛是放下了一切重担,满身轻松。
唯一的差别大概是……
“这段日子提督似乎不喜欢下棋了。”袁萝进了室内,调侃道。
“棋局已尽,何必执着。”连延秋放下手里头的书卷,抬头微笑着。
大概已经下过了那局以江山社稷为盘的棋,普通的棋局,便再难入眼了吧。
“娘娘不必想那么多,只是棋下多了太费脑力,哪里有如今这样清闲舒坦。”
袁萝觉得微妙,她从来不认为连延秋会是个轻松闲适的人,但现在看到他轻松闲适的模样,仿佛也很自然。
等她走近了桌边,看清楚连延秋拿着的书卷时候,更加微妙了。
《仙剑论道传》。
不是她以为的高深典籍或者秀雅诗词,而是一本地摊文学,呃,在这个时代俗称话本子的那种。
“提督喜欢看这个?”袁萝总觉得这种东西跟眼前之人画风不协调。
连延秋的回答让她有点儿幻灭。
“臣不仅喜欢看,少年时候,还喜欢写来着。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从祖父的书房里翻出来第一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专门学武功,就是因为太过沉迷这个,整天梦想着变成一代剑侠。”
提起往事,连延秋自己都觉得好笑,“可惜后来走入仕途,就没有功夫再看这些了。如今难得休闲下来,别的不想拿起,倒是这个看得津津有味。”
“你还写过这种东西?”袁萝震惊了。
“难道娘娘认为臣天生就喜欢读四书五经诗词文章的吗?那些多无聊啊。”
袁萝嘴角微抽:“最近京城各大酒楼上流传的评书本子曲折迂回,将白马银枪的小将军描述地勇冠三军。不会出自提督亲笔大作吧?”
“哈,娘娘说笑了,在下的这点儿文笔,在娘娘面前不值一提。娘娘在报册上连载的故事才叫荡气回肠,侠骨柔情。”
他望着袁萝,眸中带笑,“如果我在少年时候读到娘娘的文章,一定万分痴迷,倾心爱慕,上天入地也要找出作者来,便如那两个小子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连延秋的布局,这几天评论区大家讨论的挺多,各有道理,其实这个布局的真正目标就是北戎,世家属于附带的。通过灭掉北戎来换取天裕朝政改革的时间。
这个故事的背景大家想必也看出来了,是借鉴了晋朝末年,五胡乱华之前那段时间。也是作者故事写得不到位,没有突出北戎势大,天裕衰退的气氛来。
这个布局肯定有破绽,毕竟是写吗,作者本人又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NB人物,就是个喜欢开脑洞瞎编故事的小作者,所以大家放轻松,当故事看就行啊,不足之处就当作者中二病好了^_^。
顺便求一下新书的预收,《演好一个龙傲天》,准备先开这一本,一个轻松搞笑沙雕向的脑洞。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