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本身就是百姓的江湖人士。百姓的怒火转移至江湖,会导致内乱,朝堂和各大势力巩固民心,会使百姓更加拥护朝堂,进而稳固帝位。”
这才是沈修将自己的儿女送入江湖各大门派,收留江湖人士并培养属于自己的死士的真正原因,十几年的准备,只为了这一朝的爆发。
人心难测,不到最后一刻,任何意外和叛变都可能发生,只有做了万全的准备,才能临危不惧。
一场大戏即将上演——
长宁自从被封为了太子,治理国事,学习律法和兵法更加勤苦努力。长胤京对长宁越来越满意,对他也是相当器重。
长胤京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经常出现头脑眩晕,手脚发冷,呼吸不畅等病症。
御医几乎每天都来检查长胤京的身体,却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凡是能用得上的神药都吃过了,依然没有用。
此时,皇宫中,龙安殿,长胤京身上穿的龙袍,松松垮垮,正躺在龙心椅上,卫皇后点燃了一旁的安神香。
“陛下,太医说了,陛下是忙于国朝政事,太过疲惫导致的体虚,还请陛下保重龙体。宁儿这几日事务繁忙,还要不停地为陛下寻找良药,也是苦了这孩子了。”卫皇后坐在椅子一侧,让长胤京躺在她的怀中。
卫皇后穿着淡紫色的丝绸华服,衣服上用金蚕丝绣上了完整的一只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衣服中飞出,鸣啸九天,她带着翡翠绿母仪天下玉冠,风韵犹存,一双玲珑小手仍然细腻光滑,手指上带着白玉戒指,她的手指点在长胤京的太阳穴上,轻轻地揉着。
大监走了进来,“奴才参见皇帝陛下、皇后娘娘,赵贵妃携六皇子求见皇帝陛下。”
长胤京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让他们进来吧。”
赵贵妃穿着一身宝绿色天香万叶飞花华服,头戴莺歌燕舞一整套金玉簪,手腕上带着火珊瑚手链,衣领略微有些低,隐隐露出香肩和□□,风韵不减当年。
她身旁的是六皇子长顺,长顺才刚满十岁,身材却比同龄人更加魁梧强壮,个头已经到了赵贵妃的肩膀处,华丽的衣服都挡不住他身上的赘肉。
赵贵妃优雅地行礼,“臣妾参见皇帝陛下,皇后娘娘。”
长顺则有些不情愿地瞥了一眼卫皇后,“儿臣参见父皇,皇后娘娘。”
长胤京睁开了眼,看着他们母子,“爱妃来找朕,有什么事吗?”
赵贵妃从容地笑着,“听闻陛下近日龙体抱恙,我和顺儿特地去永佛寺烧香拜佛,求取了一些佛家的香囊和舍利子,愿陛下早日康复,不然臣妾寝食难安,无时不刻不在挂念陛下。”
长顺则走上前,胖乎乎的小手中,拿着一个香囊和一串舍利子,“父皇,儿臣和母妃在那永佛寺跪了两个时辰,脚都跪麻了。但是母妃说,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佛祖,保佑父皇平平安安。”
长胤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开,脸上的神情缓和了许多,“哈哈哈,好,难得你们母子如此有心,那朕便收下了。”他坐了起来,“顺儿,听你刚才的语气,是不喜欢拜佛呀。”
长顺点了点头,“若人人都去拜那虚无的佛像,则国家不能安宁,我长大了,要勤学武艺,像舅舅一样,做一个保家卫国的大将军。”
“嗯——好,有此志向,朕甚是欣慰,记舟,把朕的那把破山宝剑赏给顺儿。”
“嗻。”记舟大监拿起宝剑,呈给了长顺。
长顺抱着破山宝剑,“谢父皇隆恩。”
赵贵妃的脸色却有些难看,笑容僵在脸上,好不自然,“那便不打扰陛下休息了,臣妾告退。”
赵贵妃带着长顺离开了,在回春舞宫的路上,赵贵妃坐在抬轿上,一言不发。
一回到春舞宫,赵贵妃一巴掌拍掉了长顺手中的破山宝剑,“长顺,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在你父皇面前说你舅舅和当将军这种事,你要多说自己读多少书,你要聊国家大事和歌赋诗词,知道吗?”
长顺吓得哭了起来,一边哭着抹眼泪,一边犟嘴道,“我没有说错,我就是要像舅舅那样当大将军呀,我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国家大事!”
赵贵妃气的一巴掌打在长顺的脸上,长顺脸上的肥肉被拍的抖动了一下,留下了一个巴掌印。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长顺捂着脸跑回了自己的宫房内。
只留下赵贵妃站在原地,气得浑身打颤。
而龙安殿,卫皇后为长胤京斟了一杯清茶,“长顺这孩子一眨眼长这么大了,真是颇有宁国将军的风范呀,一看就是武将之子。”
长胤京刚才舒展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他猛的一拍桌子,“宁国?武将?哼!”
卫皇后被吓了一跳,捧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她连忙跪在地上,“臣妾知错,说了不该说的话,请陛下息怒!”
长胤京看了一眼卫皇后,伸出手,卫皇后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手搭在皇帝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