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能饮一杯无> 1、第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第一章(3 / 5)

本身,更出名的,却是它的主人。

众所周知,七星龙渊是大渊三皇子的随身佩剑。

而大渊三皇子,则早在一年前,为守国门,战死于沙场,尸骨无存。

......

当今渊帝并未立后,也未曾立储,膝下所出,不分嫡庶,一视同仁。

大渊一共九位皇子,大皇子早年跟着渊帝征战,不幸战死沙场;二皇子刚出生没多久就惨遭夭折,七皇子儿时不慎落水溺死,三皇子去年也步了大皇子后尘。

三皇子为人稳重,幼年曾在卫国为质,得幸师从鬼谷,习得一身高绝剑术。被接回大渊后亲自掌兵作战,手下率领的玄骑更是将骑兵的机动性玩出花来,以少胜多,绝境翻盘的例子数不胜数,为大渊扫清其余三国立下汗马功劳,深得百姓爱戴,是储君呼声最高的人选。

虽然三皇子多年来在外征战四方,年关都不见得回朝一次。但身为大统领,段君昊自然是见过的。

印象最深的那次,是三皇子大败鲁国,收编军队,带着一纸降书,快马加鞭回朝之时。

捷报传来的当天,十里长街围得水泄不通。将军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一日看尽长安花。

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段君昊跟随其他官宦子弟站在楼阁之上,极目远眺。却见三皇子翻身下马,立于街道人潮中央,朝着四方拱手作揖,面露歉意。

远远地,还能听到那清朗如击石般的声音。

“诸位将家里的壮士白丁交予大渊,希望我等凯旋归来,自然也希望家人平安无事。奈何在下实力不济,虽大败而归,手下依旧折损上千兄弟......他们皆是我大渊子民,是养活全家的希望。着实惭愧,深表歉意。”

很难形容段君昊当时的心情。

当时看见这幕,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一不是面露惊愕。

平心而论,鲁国这一战,已经不能更精彩了。

三皇子带领玄骑趁着夜色绕后,迅如闪电般撕裂敌方补给线。一剑千骑胜过百万师。更是不费一兵一卒,连下三城,引得对方开城门投降。

可以说这些年里,拿下鲁国算是大渊打过损耗最小的长线战役了。

然而就这样了,三皇子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大渊就算风气再开放,内里阶级制度依旧森然不可跨越。

王侯将相体恤百姓的有,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也有,但真正在百姓面前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少之又少。这么当街坦诚自己过失的,翻遍大荒可能都只有三皇子一个。

后来,段君昊又听说,三皇子年年都会开放自己的私库,为那些牺牲在他手底的士兵们多发补贴。

同为将领,才清楚对方有多么护犊子一样护着自己的兵。也难怪玄骑军名震大荒,誓死相随。段君昊心服口服。

对外,三皇子征战四野,锐不可当。对内,他仁民爱物,爱民如子。前些年北方天灾,也是他主动请缨带兵赈灾,更别说每年干旱掏钱掏物。

就连大荒的文人墨客都一改对大渊皇室的抹黑和不待见,大肆赞扬渊朝三皇子“文韬武略,清风朗月,君子之风”。

变故发生在一年前函谷关一战。

在大渊出兵他国之际,多国忽然合纵攻打,闪电般突袭而来,浩浩荡荡整合了五十万大军攻打大渊。

当时恰逢大渊出兵,兵力不足。驻扎在函谷关的常驻军队仅有五万。

若是函谷关失守,关后便是大渊京城。

京城被十万卫戍军包围,不说不可全数调动,就算尽数调动,十五万对五十万,想也困难至极。

就在最危急的时候,得到消息的三皇子率领三千玄骑而来,有如战神降临,分三队从最薄弱的地方冲入敌营,打了个敌方措手不及。又派门下招揽的门客和谋士,以游说加招揽的方式,破去纵横家联合列国的纵横捭阖之策。

段君昊那会儿并未坐上大统领的位置,对此印象深刻,是因为上一任大统领正是他爹。他爹出面率部分卫戍军出关抵抗,差点就死在三皇子之前。归根结底,三皇子于他们家也有大恩。

谁也没想到的是,五十万大军被这三千人打得分崩离析,仓皇逃窜。

可是玄骑军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在支援久久未到的情况下几乎全灭不说,三皇子也下落不明。

等大军退去后,渊帝令大军清扫战场,仔细比对每一具尸体,别说是三皇子的踪迹,就连衣物也没能找到一片。

悲痛之下,渊帝下旨追封为皇太子,于太庙设立牌位,立衣冠冢厚葬陵园。

民间同样哀恸至极,去巫祠庙宇上香哭丧的百姓整整持续数月。因知晓三皇子喜爱兰花,于是挨家挨户饲养,上巳节时摆到街道上,花盆绵延数十里,香味经久不散。

其后越来越多人想起,函谷关一战前,太巫曾预言九星连珠之相。

那一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