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寒门枭雄> 第九百四十七章 五两银子的拨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四十七章 五两银子的拨款(1 / 2)

“袁相,皇上现在都把批阅奏折的权力交给吕方了!看来你说得对,他真的不是适合做我大魏皇帝的人。”

深夜,沈忱和袁不屈二人坐在书房之内,饮茶畅谈。

袁不屈上了年纪睡不着,沈忱是被气的睡不着,也有可能是马上刺杀皇帝了,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让沈忱有些心绪不宁。

袁不屈叹息一声。

“赵守槐就和历史上那些无道昏君一样,沉溺美色,扶持奸臣。”

“其实谁愿意走到这一步,只是大魏经不起折腾了。”

袁不屈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章。

“这是临安的奏章,范冲投到我的门下之后,就已经与我私下联系了。”

“这奏章,他是接着上奏的名义,投到老夫这来的,临安上一次被山贼攻陷,几乎洗劫一空。”

“他向朝廷求助,希望朝廷能够派些钱粮,可是户部批下去的,居然只有五两银子。”

“更令人气愤的是,五两银子还要层层盘剥,到了临安,居然只剩下三钱银子。”

沈忱闻言也叹息一声。

“五两银子还要层层盘剥,这些官员的日子过的不好吗?他们谁不能随随便便拿出五两银子去下馆子,听小曲?

“看来他们不是缺钱,他们是看到银子就想上手摸一把,要是没拿到,那就是亏了,那怕是拿到一个铜板,那也是赚了。”

“大魏的吏治居然已经烂成了这样?”

袁不屈眼神悲戚地点点头。

“是啊,所以接下来齐王若是能够登上皇位,我们才算开始第一步。”

“和天下的官员相比,一个吕方算得了什么呢?”

沈忱闻言,颇觉的肩上的重量大了不少。

“袁相,这是你要留在朝廷三年的原因吗?”

袁不屈点点头。

“是啊,这就是老夫想要多留下三年的原因。”

“你一个人忙活不过来的,老夫已经到了这个年纪,虽然当了几十年的副相,但也算得上是位及人臣了。”

“老夫心里现在就只有两件事,一件是朝廷,另一件事,就是我儿啊。”

“朝堂的水实在是太深了,老夫不希望我儿牵扯进去,所以这次刺杀赵守槐结束之后,我就要让我儿离开朝堂。”

沈忱看着袁不屈。

“令郎十五岁的时候就去拜师学艺,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回来了,你舍得吗?”

袁不屈看着面前的清茶。

“舍不得也得舍得啊,接下来的整顿吏

治,才是硬仗中的硬仗。”

沈忱内心感同身受,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吏部尚书,太清楚大魏的吏治要想入手,有多难。

不过相比起以后整顿吏治,眼前的问题更让沈忱感到好奇。

“杨再兴,你之后打算把他怎么办?”

袁不屈看向沈忱,这么长时间了,他终于问到杨先生了。

“杨再兴是个人才,他的火枪若是能够运用到军队之中,不说能够碾压匈奴的战骑,但是最起码我们还是有与匈奴的一战之力的。”

“所以这么长时间我一直在争取他,希望他能够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沈忱想起杨再兴的杨庄,据说那是一座坚城,更重要的是他手底下还有十几万的军队。

一个不属于朝廷的十几万的军队,他难道不是心存反意吗?

更可怕的是,一个小小的村庄,居然能够养起十几万的军队。

要是给他一州之地呢?他能够养起多少的军队?

沈忱不禁问道:“他的手上,有这么多的军队,你难道就不怕他又一天会造反吗?”

“怕!”

袁不屈点点头。

“不过,如果他想造反的话,干脆杀了齐王殿下不是更好吗?”

“在老夫看来,他

是有反意的,但并不强烈,如果大魏天下有救,也许他就会自愿放弃。”

“所以这一次,老夫会用尽所有的办法,劝他留下来。”

沈忱看着袁不屈。

“如果他不愿意呢?”

袁不屈眼中浮现起一丝杀气。

“如果他不愿意,为了大魏天下,老夫只能冒险杀了他!”

沈忱闻言,沉默良久。

“杀了他,杨庄的十万大军怎么办?”

袁不屈摇了摇头。

“管不了那么多了,别说是十万大军,杨再兴一个人胜过二十万大军!”

“如果不能为国效力的话,那就只能杀了他,以前是因为有韩京在,他可以成为对抗韩京的助力。”

“而且老夫惜才,他的才华百年难遇,也许他就是能够带领朝廷走向中兴的那个人,所以老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